69岁男性患者,在手部残端的疤痕处出现一个迅速生长并且溃烂的肿块。
患者因左手截肢残端上一个快速生长的肿块来到我们科就诊。此次截肢是由于约30年前的一次外伤所致,当时切除了第三、第四和第五手指的指骨以及第五掌骨。进行了活检后,组织学评估显示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为评估癌症的扩散情况,进行了MR(Fig. 1-2)检查;外科医生希望确定第一和第二手指是否受到浸润。肿瘤位于第五、第四和第三掌骨附近;因此,为了更好地保留手部功能,切除范围并未包括拇指和食指。为评估淋巴结及转移情况,同时进行了CT(Fig. 4)和US(Fig. 3)检查。发现左腋窝存在病理性淋巴结。
MR 在专用的 0.3 T 扫描仪上进行。
恶性肿瘤若发生在慢性静脉性溃疡、慢性损伤、瘢痕、烧伤、慢性骨髓炎或窦道中,则被称为Marjolin’s溃疡。患者在确诊时的平均年龄约为50岁,且男女发病率似乎存在2:1的比例;其潜伏期据报道约为31年。已报道的肿瘤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71%)、基底细胞癌(12%)、黑色素瘤(6%),以及剩余11%的其他肿瘤。此类恶性肿瘤常局限于下肢(33%),但也可发生在上肢(19%)以及头面部(30%)。这些病变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似乎是愈合过程缓慢与瘢痕组织的慢性不稳定性。此外,P53基因的遗传异常以及FAS基因的体细胞突变也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疼痛的出现和/或加剧、异常量的恶臭分泌、外生性且易碎的区域、损害面积增大、硬化以及易出血等表现,都是强烈提示恶性转变的征象 [1, 2].
诊断主要依据病变证据与患者病史;临床怀疑必须通过组织学检查加以证实。应进行多处活检以降低假阴性的可能性 [2].
放射检查可提供关于骨膜反应的信息;对外科医生而言,骨破坏是最重要的放射学表现。
MRI检查具有显示优秀软组织细节、溃疡范围、边界、肿瘤向皮质及骨髓的扩展、骨膜反应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的优势。MRI较CT更优,可显示骨髓、软组织及神经血管受累程度。T2加权图像最适用于软组织特征的表现,T1加权图像适于区分骨髓与肿瘤。STIR序列对于检测微小的骨髓或软组织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3].
CT和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淋巴结状况及转移情况 [3, 4].
Marjolin’s溃疡往往比其他类型的皮肤癌更具侵袭性,区域性转移和致死率更高。其5年生存率仅约为40–60%。远处转移的存在显然意味着更差的预后 [5].
Marjolin’s溃疡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淋巴结清扫,或常常联合使用上述方法。
鳞状细胞皮肤癌
(无翻译内容)
根据提供的X线、超声和MRI图像,可见在患者右(或左)手残端的瘢痕部位存在明显肿物:
基于患者既往手部瘢痕及创面情况,且出现迅速生长、破溃和出血的肿物,以下诊断应被考虑:
结合患者高龄、长期瘢痕背景、快速溃烂的局部肿物,以及影像学所见的软组织及骨质破坏,最可疑的诊断为 Marjolin’s溃疡(即慢性瘢痕处恶性转变),性质最可能是鳞状细胞癌。 但最终确诊仍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测(活检)结果。若病理证实鳞状细胞癌,则进一步分期并排除远处转移后才能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对于Marjolin’s溃疡/鳞状细胞癌,应结合临床分期与患者整体状况综合考虑:
康复训练应根据手部实际损伤范围及手术方式进行阶段性调整,主要目标在于:
具体建议: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创口愈合状态、疼痛反应及肢体功能恢复程度,发现异常需及时复诊或寻求康复专业人员帮助。
本报告为基于现有信息所作的初步医学分析,仅供参考,不能替代现场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具体诊断及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和完整检查结果,并由专科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决定。
鳞状细胞皮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