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肌腱分裂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临床病例 06.02.201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8岁,男性
作者: Evangelos Perdikakis, Theodoros Ntitsias, Ioannis Petkidis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8岁的男性军官因左踝部包块到骨科就诊。根据病史,该肿胀最初是在4周前进行了一次10公里行军训练后出现的,患者并不记得有任何严重的创伤性损伤。

影像学表现

体格检查显示,在左腓骨远端前下方(图1)可触及一个无痛、坚硬且不可移动的软组织肿块。各个方向的关节活动范围均严重受限。未发现任何临床或实验室炎症或感染的证据。超声检查显示表浅、复杂、多房性囊性肿块(图2)。此外,超声还显示了腓骨短肌腱(PBT)的纤维状回声纹理丧失,与腓骨长肌腱(PLT)相比呈现低回声,并可见PBT纵向撕裂(图2)。磁共振成像证实存在腓骨肌腱劈裂综合征,同时显示了复杂的囊性肿块(图3)。最终确诊为合并腱鞘囊肿的慢性腓骨短肌腱劈裂性撕裂,并将患者转诊至专业足病诊所进行手术治疗。一年后随访评估显示外观和功能均取得良好效果(图4)。

病情讨论

腓骨肌腱的主要作用是在踝关节进行足跖屈和足外翻 [1-3]。此外,它们还充当踝关节的外侧稳定结构。腓骨短肌腱(PBT)位于骨性外踝后沟与腓骨长肌腱(PLT)之间,因此易发生退变、腱病和断裂 [1-4]。在外踝后沟水平出现的腓骨短肌腱撕裂往往与某些诱因有关,包括:a) 上腓骨肌腱支持带创伤性断裂及功能不足,b) 既往跟腓韧带的慢性断裂及踝关节不稳,c) 正常的解剖变异(如腓骨第四肌)以及 d) 外踝后沟的不规则性。正常的外踝后沟表现为光滑且凹陷的形态,而凸起、平直或不规则形态可能会导致腓骨短肌腱撕裂 [1-4]。在本例中,外踝后沟的形态不规则且呈直线方向,在未出现重大创伤的情况下,可能引发了腓骨短肌腱分裂综合征。MRI 被认为是评估可能的腓骨肌腱病变的首选成像方式 [1-3]。在影像中,腓骨短肌腱被描绘为位于外踝后沟和腓骨长肌腱之间、具有典型新月状的结构。如果这一正常的典型形态消失,并出现分裂的形态,且腓骨长肌腱介于腓骨短肌腱的两个部分之间,则可在 MRI 上发现此综合征的征象 [1-4]。尽管文献中对 MRI 征象已有充分报道,但据我们所知,超声检查识别该综合征仍是较少被关注的领域。近来超声技术的进步提升了肌骨超声的诊断能力 [5-6]。对浅表结构可获得极佳的细节显示,并可在进行动态检查时获取更多信息 [5-6]。在我们报告的病例中,由于腓骨短肌腱分裂综合征的慢性过程,还并发了一个腱鞘囊肿。回顾性分析认为剧烈活动(行军训练)是其诱发因素。虽然腱鞘囊肿与腱病的相关性早有报道,但囊肿形成的真正病因尚不明确 [7-9]。目前认为,反复过度使用导致的腱或腱鞘损伤,以及随后腱胶原纤维的囊性或黏液性退变、细胞增生、腱撕裂与腱鞘炎,是形成腱鞘囊肿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7-9]。在本例中,临床上并未怀疑腱撕裂及伴随的腱鞘囊肿,但超声提示了准确诊断,MRI 则证实了相关发现。

鉴别诊断列表

分裂性腓骨肌腱综合征,并伴随腱鞘囊肿形成
正常的分叉腓骨短肌腱
副腓骨第四肌腱

最终诊断

腓骨肌腱分裂综合征伴随腱鞘囊肿形成

证书

对不起,但我没有看到需要翻译的具体英文内容或文档。请提供您想要翻译的具体文本,我将为您进行翻译并保留相应格式。

图像分析

临床检查

icon
临床检查
icon
临床检查

超声

icon
超声

磁共振成像

icon
磁共振成像

一年的术后评估

icon
一年术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