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3岁的女性患者已遭受左膝前方疼痛数月。爬楼梯时疼痛更加明显。临床检查仅表现为髌上区触痛。半月板和膝关节韧带检查均正常。
磁共振成像显示股四头肌脂肪垫增大并信号异常(图1),在STIR序列图像(图2)上呈高信号,与皮下脂肪相比在T1加权图像(图3)上信号略有减低。脂肪垫向后凸起,对髌上囊造成占位效应(图4,5)。在钆剂静脉注射后,脂肪垫出现致密而弥漫的强化(图6)。
A.
膝关节前部有三个脂肪垫。其中两个位于髌上区;股四头肌(或髌上)脂肪垫(QFP)位于前方,股骨前脂肪垫位于后方,就在髌上隐窝的后面。第三个是髌下区脂肪垫:Hoffa脂肪垫。QFP位于髌上隐窝和股四头肌远端肌腱之间。其正常的前后径厚度在男性为5-9 mm,女性为4-8 mm [1]。
膝关节MR检查的广泛应用使我们发现了这些脂肪垫的异常,比如Hoffa病。QFP的MR异常仅在近期开始被研究。
股四头肌脂肪垫水肿伴占位效应(QFPE综合征)的发病率在常规临床实践中大约为4%-12% [1, 2]。
组织学上,在一例患者中发现了血管炎和脂肪垫的炎性变化 [2]。
QFPE综合征的明确病因尚未确定。一些作者认为,QFP在膝关节伸肌装置和股骨远端前表面之间长期受到撞击,导致脂肪垫水肿和纤维化改变 [2]。某些患者为双侧异常 [1, 2]。此外,其与Hoffa病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也提示了类似的病理过程 [1, 2]。
B.
QFPE综合征与前膝疼痛 [1, 2]以及半月板撕裂的临床体征 [2]相关。还有研究表明,股四头肌脂肪垫厚度与前膝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关 [1]。
C.
QFPE综合征的典型MR影像学表现包括STIR和T2脂肪抑制序列中弥漫性高信号、脂肪垫在T1加权像上信号降低、钆增强,以及对髌上隐窝产生占位效应,可见向后方呈凸形边缘 [1, 2]。
D.
大多数QFPE综合征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抗炎药和物理治疗。一名患者接受了脂肪垫切除术,术后疼痛完全缓解 [2]。另有一例报告显示进行关节腔内糖皮质激素注射 [1],症状有轻度改善。
E.
QFPE综合征是一种“新的”放射学和临床实体,可能与前膝疼痛相关,或可视为撞击综合征的一部分,并且可能类似于Hoffa病。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尤其是前瞻性研究)来更好地了解这一异常的临床意义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股四头肌脂肪垫水肿综合征
基于所提供的膝关节MRI图像(矢状位及轴位序列)与患者临床信息,可观察到以下主要特征:
结合患者的前膝疼痛、影像学特征及病史,考虑以下潜在诊断:
综合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和MR所示脂肪组织水肿集中于股四头肌脂肪垫,第一种诊断更具针对性。
根据患者6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前膝疼痛,伴随上下楼梯疼痛加重,体格检查无明显半月板或韧带损伤体征,而MRI显示股四头肌脂肪垫内水肿并有一定质量效应,最符合的诊断是:
股四头肌脂肪垫水肿综合征(Quadriceps Fat Pad Edema/Impingement Syndrome)
应在症状缓解后结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计划:
本报告基于当前提供的影像和病史信息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性意见,不能替代医生的线下面诊和专业判断。如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并与专业医疗人员当面沟通。
股四头肌脂肪垫水肿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