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掌关节隆起:MRI所见

临床病例 12.04.201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2岁,女性
作者: Romani A, Martino L, Prono V, Revelli M, Muda A, Garlaschi G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这名32岁的女性患者因双侧手背肿胀在我院就诊,触诊时呈骨性硬度。该突起位于腕掌关节水平的第II和第III指之间。肿胀偶尔会出现疼痛,常与手部过度使用有关。随后进行了磁共振检查。

影像学表现

采用低场(0.24 T)专用四肢MRI系统对双腕进行MR检查,发现第三掌骨基底与头状骨之间的背侧有信号改变和骨性突起,并呈现新关节的特点:在矢状面图像上可见骨桥;还可观察到正常关节轮廓的改变(图1,2)。肌腱和骨髓似乎呈现正常信号。

病情讨论

腕背隆突(Carpal boss)是一种罕见疾病,无明显性别差异,其特点是在手背腕掌关节区域出现骨性突起;在体格检查时表现为质地坚韧、无痛的肿胀。
“carpal boss”一词由Fiolle于1931年首次提出:他最早将该病变描述为发生在第二和第三掌骨基底部的骨赘。关于腕背隆突的起源尚不明确,历年来提出了许多理论:这种情况可能既是退行性骨赘形成,也可能是附加骨的存在。
1953年,O’Rahilly描述了腕骨区存在附加小骨:其中之一为os styloideum,通常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消失。若该附加骨化中心持续存在,则可形成类似“os styloideum”的附加骨,位于梯形骨–头状骨–掌骨关节的四方形区域:它可干扰周围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尤其在反复应力后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炎 [1]。
“os styloideum”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与一个或多个骨骼相连),也可与腕骨或掌骨区的一块或多块骨骼融合;有人提出,这种病变可能干扰邻近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并导致退行性骨关节炎,症状可有可无。
该骨性隆起可能造成伸肌腱移位,并引起这些腱及周围软组织的炎症 [2]。
普通放射检查(尤其是侧位片)和CT是基本的影像学手段:它们可显示骨质突起、关节轮廓以及皮质侵蚀。
MR可以提供全景式的可视化,并可突出显示导致掌骨基底部与腕骨之间形成骨桥及其后续并发症的骨学异常:退行性骨关节炎在T1加权序列上表现为关节轮廓的异常,并可观察到骨髓水肿区,在T2加权和STIR序列上呈高信号。MR还可显示急性软组织及伸肌腱炎症 [3]。

鉴别诊断列表

腕掌关节隆突
腱鞘囊肿
骨赘

最终诊断

腕掌关节隆起

证书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文本,以便我为您进行翻译。

图像分析

左手

icon
左手
icon
左手
icon
左手
icon
左手

右手

icon
右手
icon
右手
icon
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