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区域性非感染性肌坏死,发生在输血外渗后。

临床病例 08.05.201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0岁,女性
作者: Weerakkody Y, Foulner D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40 岁女性患者,在输注第二袋血后出现前臂局部急性疼痛及屈肌间室肿胀(输血随即停止)。随后进行了紧急筋膜切开术。虽然肿胀得到缓解,但患者仍然出现所有屈肌和部分伸肌对应的功能丧失。

影像学表现

轴向 T1 加权图像(图 1)显示筋膜切开术的证据以及脂肪平面的丢失,但没有明显的肌肉本身异常。T2 加权脂肪抑制图像(图 2)显示广泛水肿,表现为大范围高信号,累及几乎全部屈肌室的肌肉以及部分伸肌室的肌肉和周围软组织。T1 对比增强脂肪抑制图像(图 3、图 4)中,几乎所有的屈肌室肌肉以及一些伸肌室肌肉都呈现大范围无强化。周围皮下静脉中可见流空及对比增强(图 4),提示静脉引流良好,并说明仍存在部分动脉供血。临床和生化检查均未提示感染,故肌内脓肿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局部非感染性肌坏死。

病情讨论

肌肉坏死(Myonecrosis)一词指的是肌肉细胞死亡,可发生于多种情况下。在MRI上,其特征是肌肉无增强。还可见筋膜周围液体积聚、皮下水肿、肌肉周边对比增强等辅助MRI表现 [1]。

引起肌肉坏死的常见原因包括糖尿病性肌肉坏死 [2, 3, 5]、慢性移植抗宿主病(GVHD) [3]、各种药物过量(如海洛因、可卡因、巴比妥酸盐 [4])、镰状细胞危象、挤压伤、严重缺血、动脉内化疗以及各种导致横纹肌溶解的情况。

局灶性(或局部)肌肉坏死曾在筋膜室综合征后被报道,但通常发生在筋膜切开术之前或者筋膜切开术被延误时 [3]。

本例一个不同寻常的特点是,肌肉坏死范围超出一个筋膜室(即同时累及屈肌和伸肌室),这提示单纯的筋膜室综合征并非唯一的致病因素。

此前有报道称肝素可导致横纹肌溶解 [3],在本例中也可能是一个潜在因素,尤其考虑到患者在事件发生前刚接受了输血,尽管在本例中并无证据证实。

鉴别诊断列表

局部肌坏死
肌内脓肿
肌内积液

最终诊断

区域性肌坏死

证书

(无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磁共振成像

icon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icon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

icon
磁共振

磁共振

icon
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