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纤维瘤

临床病例 10.08.201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2岁,男性
作者: Kelemouridou Maria1, Reijnierse Monique2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62岁男性患者出现腕掌侧软组织肿胀。无外伤史,也无神经症状的相关信息。有结肠癌病史。

影像学表现

一名62岁的男性患者,右腕出现一个生长缓慢的肿块,被转诊至放射科进行评估。对其进行了轴向和矢状面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腕管内发现一个大小为48 x 12 x 10毫米的椭圆形肿块。该肿瘤在T1加权像(Fig.1a)上显示低至中等信号,在T2加权像(Fig.1b)上呈不均匀的主要低信号。静脉注射对比剂后(Fig.1c),肿瘤表现出不均匀强化(Fig.2)。周边强化环绕在尺侧的一条屈肌腱周围。肿瘤经手术切除,活检证实了诊断。

病情讨论

腱鞘纤维瘤(TSF)是一种罕见的致密、缓慢生长的良性软组织肿瘤,附着于腱鞘上。它表现为缓慢增大的小皮下结节。腱鞘纤维瘤常见于手指、手和脚趾。其最初的临床表现通常是察觉到一个小肿块或肿胀 [1, 2]。由于更常见的腱鞘囊肿或腱鞘巨细胞瘤(GCTTS),在临床检查中很难诊断TSF [3].
X线检查通常正常。超声可以通过动态成像显示肿块与周围结构的关系。MRI是评估的首选成像方式。TSF在影像上表现为一个界限清晰的结节状肿块,紧邻腱鞘。在T1加权图像上,其信号强度与骨骼肌相当或更低。在T2加权图像上,可见主要为低信号强度的异质性表现,与致密胶原组织相对应。然而,在肿瘤发展的早期阶段可见更多细胞成分区域,在给予Gd增强后出现轻度至强烈强化 [1, 3, 4, 5]. 在我们的病例中,在腕管内也可见液体,可能继发于过度劳累。
鉴别诊断包括更常见的GCTTS。其在梯度回波序列上看到的含铁血黄素沉积(表现为磁敏感伪影)具有诊断意义。与TSF相比,GCTTS在下肢更常见,而TSF通常出现在年轻成人群体,尤其是男性 [2, 3]。在影像学上,与GCTTS相比,TSF不常出现骨侵蚀。TSF中细胞含量较高的类型会显示增强,如果出现周边强化区,需要考虑结节性筋膜炎。然而,结节性筋膜炎的特点是其在数周内快速生长。如果肿块沿筋膜分布而未与腱鞘相关,则可提示为结节性筋膜炎 [4]。此外,在TSF的细胞型中还需考虑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肉瘤。然而,纤维组织细胞瘤可见于皮肤和肌肉中,常发生在下肢以及头颈部 [5]。最后,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可看到固定于肌腱的风湿结节。最终诊断需要根据不同的组织学特征在显微镜下作出。治疗方式是保留腱鞘的局部手术切除,文献报道其复发率为24% [2].

鉴别诊断列表

腱鞘纤维瘤。
腱鞘巨细胞瘤
腱鞘囊肿
结节性筋膜炎
纤维组织细胞瘤
类风湿性结节

最终诊断

腱鞘纤维瘤

证书

(无内容)

图像分析

磁共振

icon
磁共振
icon
磁共振成像
icon
磁共振

核磁共振

icon
磁共振成像
icon
磁共振
icon
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