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髌骨剥离和胫骨骨膜袖状骨折

临床病例 07.12.202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9岁,女性
作者: Frédéric Claerhoudt 1,2, Frederiek Laloo 3, Koenraad Verstraete 1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9岁女孩因从电动滑板车上摔下后被转诊至急诊科。急诊医生注意到右膝肿胀并存在髌骨高位。在临床检查中,患者无法主动伸膝。既往病史不详。

影像学表现

右膝侧位 X 线片显示髌骨高位,在股骨髁前方可见界限不规则的骨片,以及少量积液于髌上囊(图 1)。

T1 和 T2 FS 加权 MRI 显示髌骨尖部骨膜剥离,并伴有松弛的髌腱以及位于髌骨底部的一块小骨片(图 2 和图 3)。该骨片由低信号的骨皮质和等信号至略低信号的松质骨组成(图 3),并通过一条在 T1 和 T2 序列上呈低信号的骨膜小束与胫骨相连(图 2 和图 3)。

髌腱出现弯曲并水肿,因此在 T2 序列上呈轻度高信号(图 2)。

这些发现证实近端存在髌骨骨膜剥离,而远端则为胫骨骨膜袖套撕脱骨折。

此外,内侧和外侧髌股支持带均有撕裂(图 4)。

病情讨论

套状骨折的特点是软骨或骨膜的撕脱,可伴或不伴有皮质骨碎片,有时还可伴有松质骨碎片,这种骨折发生于骨骼尚未成熟的患者 [1,2]。

源自髌骨下极的套状骨折较为罕见,但在儿童创伤后已得到广泛认可 [1]。尽管儿童髌骨骨折的发生率仅为1%,但髌骨套状骨折是16岁以下患者中最常见的髌骨骨折类型,占所有髌骨骨折的57%。其发病高峰年龄为12.7岁,男女发病比例为3:1 [3]。

胫骨骨膜套状骨折更为罕见。这是一种罕见的胫骨结节撕脱骨折变异类型,最初并未被纳入Watson-Jones或Ogden对于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分类中。目前,已有数位作者提议将这类骨折纳入修订后的分类中 [1,2]。

双灶髌韧带撕脱损伤极其罕见 [4]。本病例展示了一名同时出现髌骨骨膜剥离和胫骨骨膜套状骨折的患者。

在强力股四头肌收缩的同时被迫发生膝关节屈曲,会在髌骨尖端和胫骨骨骺处产生高张力。在儿童中,这些力会导致撕脱性骨折 [1,4]。

可疑病史,结合关节积液、高位髌骨以及主动伸膝功能丧失等临床表现,对髌韧带损伤的诊断具有高度提示作用 [1,4)。评估受损的肌腱部位(即起点、腱体或止点)需要进行MR成像 [4]。

这类撕脱骨折的治疗包括骨科医生进行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并对骨膜进行缝合。患者报告的预后十分良好 [1,4]。

要点提示

对于膝盖肿胀、高位髌骨并有强迫膝关节屈曲病史且无法主动伸膝的儿童,应检验是否存在髌韧带损伤。这些损伤在普通X线平片上可以初步怀疑,但在MRI上可更清晰地识别出带有骨膜条带相连接的骨片。骨科医生可以对这些骨折进行治疗,并获得极佳的患者报告预后。

所有患者数据在整个稿件和相关文件中均已完全匿名化处理。

鉴别诊断列表

髌骨尖袖带骨折
髌骨骨折
胫骨结节撕脱骨折
合并髌骨剥离及胫骨骨膜袖带骨折
髌腱断裂
髌骨脱位

最终诊断

合并髌骨剥离及胫骨骨膜袖套骨折

图像分析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右膝外侧位X线片

对不起,我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任何英文内容。请您提供需要翻译的文本后,我将为您进行翻译。

icon
T2脂肪抑制加权磁共振图像,矢状面

没有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T1加权磁共振图像,矢状面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T2 FS加权MR图像,轴向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