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骨软骨损伤

临床病例 03.12.201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3岁,女
作者: Dimitar Radev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13岁女性患者主诉左侧肘部疼痛、不适及自发性卡锁。她从事体操运动。无急性外伤史。

影像学表现

X射线检查左肘:肱骨小头可见透亮区,并有硬化缘界定。
MR检查结果:在肱骨小头发现病变,累及软骨和骨髓。该骨软骨病变位于肱骨小头的前部和外侧。STIR序列图像上可见病变呈液体充填,同时可见其下方有囊肿。在STIR图像上,围绕骨软骨病变以及桡骨头也可见轻微的骨髓水肿改变。其他结构(包括桡骨头)完整无损。该骨软骨病变可归类为不稳定。肱骨远端前后均可见关节积液。在关节积液中(肱骨远端后方,鹰嘴窝处)(图2c)可见关节内碎片。随后关节镜检查证实这些碎片的存在。

病情讨论

肘关节的骨软骨损伤(OCL)可累及关节的不同结构,但最常见于肱骨小头的前外侧部位 [1]。反复创伤和肘关节的外翻应力等因素被认为是导致肘关节 OCL 的原因,尽管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 [2]。通常受累的对象是年龄大于 10 岁的未成熟运动员 [3, 4]。

肱骨小头的骨软骨病是另一种影响未成熟骨骼的疾病,被称为 Panner 病 [5],可以自发发生,也可由创伤或过度使用引起 [6]。患者通常年龄小于 10 岁 [5, 7]。

X 线影像学特征可用于区分这两种疾病,包括:
• 肱骨小头 OCL 的表现:透亮区,有时可见周围骨硬化缘。关节面不规则。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游离体 [7, 8]。根据这些 X 线改变有以下分级:I 级 – 透亮区,II 级 – 在骨病灶与肱骨之间出现界限或脱离,III 级 – 游离体 [8]。
• Panner 病的表现:随访期间可见肱骨小头大小减小、密度增高及裂隙 [7, 6]。

MRI 可用于对骨软骨损伤进行分级,并将其区分为稳定性或不稳定性病变。在 T1 加权像上,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病变均表现为低或低中度信号强度 [9]。在骨软骨碎片与骨之间无液体存在是病变稳定的标志 [10]。若在 T2 加权像上出现以下改变,则可将 OCL 视为不稳定病变:在病变与邻近骨之间的高信号线性区、病变下囊肿、高信号线性区同时累及软骨和软骨下骨以及局限性关节面缺损 [9]。这些标准适用于距骨穹顶和股骨髁的 OCL,也同样适用于肱骨小头的 OCL [8, 9]。

Panner 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可自行缓解 [5]。OCL 可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 [8, 7]。

除了 Panner 病之外,还有其他情况需要在更详细的鉴别诊断中加以考虑。肱骨小头区域的假缺损是一种正常变异,表现为位于后方的解剖沟 [7]。肱骨外翻压缩骨折、肱骨后脱位和肱骨小头骨折也可导致肱骨小头的改变,但可通过 MRI 上的其他创伤后改变进行区分 [10]。

鉴别诊断列表

肱骨小头骨软骨损伤
肱骨小头骨软骨损伤
肱骨小头骨软骨病(潘纳尔病)

最终诊断

肱骨小头骨软骨损伤

证书

(暂无可翻译内容)

图像分析

左肘关节前后位平片

icon
左肘关节前后位平片

左肘关节MRI

icon
左肘部核磁共振
icon
左肘关节磁共振成像
icon
左肘部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