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磷灰石沉积病 (ECR 2012 当日病例)

临床病例 04.12.201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2岁,女性
作者: Gabrielle C Colleran, Brian D Murphy, Martin J Shelly, John B Catalano, Sachin Dheer, Eoin C Kavanagh.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2岁的女性患者,主诉左膝疼痛已持续6个月,使用抗炎药后无缓解。体格检查显示中度关节积液,并且在内侧关节线处疼痛。三周后复诊时,患者已完全无法屈曲或伸直左膝。

影像学表现

Fig. 1: 平片所见:在左侧髁间切迹内可见不规则密度。
Fig. 2: MRI - 矢状位质子密度序列 (A)、轴位 T2 脂肪抑制 (B) 和冠状位 T2 脂肪抑制 (C) 图像。
Fig. 2a: 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图像:显示位于前交叉韧带(ACL)最前方纤维的前方且与其相连的低信号团块。
Fig. 2b: 轴位 T2 FSE 脂肪抑制图像 和 Fig. 2c: 冠状位 T2 FSE 脂肪抑制图像。这些图像显示在髁间切迹内,位于 ACL 最前方纤维之前并与之相连的低信号团块,同时存在非常少量的膝关节积液。
Fig. 3: 关节镜下对高血管性肿块进行清理。

病情讨论

钙羟磷灰石沉积病(HADD)、痛风和焦磷酸钙二水合物沉积病(CPPD)是所有晶体诱导性关节病中最常见的三种[1]。

临床观点:HADD通常与腱和软组织周围的钙羟磷灰石沉积相关,可导致腱病、腱炎和滑囊炎。它最常见于肩关节,累及冈上肌腱的钙化[2]。HADD也可出现在肘关节、髋关节、手和足周围的软组织中[2, 3, 4]。与膝关节相关的滑囊炎和钙化性腱病已在腓骨头、髌前区和股骨髁部位有所描述[2, 5, 6, 7, 8]。与关节周围型HADD相比,关节内型相对少见。

影像学观点:关节内型HADD会导致软骨下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内碎屑以及软骨下硬化的产生[3, 9]。钙化和关节病变是关节内型HADD的两个典型特征[2]。
在普通X线片上,钙羟磷灰石沉积初期可能呈现薄而界限不清的影像,但随着时间推移可变得更加致密和均匀[2]。
MRI可显示与HADD相关的炎症反应,在炎症区域呈T2高信号,在钙化区段呈低信号,并在注射钆剂后有显著强化[2]。
重要的是结合普通X线片的表现来解读MRI,以确保识别相邻腱上的钙化,该钙化在X线片上更容易发现[9]。

结果:在MRI后决定进行关节镜检查。在髁间切迹处发现了一个高度血管化的巨大的滑膜反应(图3)。对该肿物进一步探查表明其中存在与钙沉积一致的白色胶状物质(图4)。随后使用关节镜刨削器进行了完全切除。
图4:病理学发现:炎症细胞和无定形的钙羟磷灰石。患者术后症状消失。

要点提示:钙羟磷灰石沉积病(HADD)、痛风和焦磷酸钙二水合物沉积病是所有晶体诱导性关节病中最常见的三种[1]。
与CPPD相比,HADD的区别在于不出现CPPD特有的软骨钙化,但两种情况可以同时存在[1, 2, 3]。
鉴别诊断包括但不限于特发性肿瘤样钙质沉积病、牛奶-碱综合征、维生素D过多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CPPD、结节病、滑膜软骨瘤病、滑膜肉瘤、胶原血管病以及痛风[2]。
在诊断特发性HADD之前,应排除包括胶原血管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肿瘤样钙质沉积病和维生素D中毒在内的钙羟磷灰石沉积的继发原因[6]。

鉴别诊断列表

钙质羟基磷灰石沉积性疾病(HADD)——关节内
滑膜肉瘤
焦磷酸钙二水合物沉积病(CPPD)
痛风
滑膜软骨瘤病

最终诊断

羟基磷灰石钙盐沉积病(HADD)——关节内

证书

(无翻译内容)

图像分析

数字化放射成像

icon
数字化X线摄影

MRI-矢状面、轴面和冠状面脂肪抑制T2

icon
MRI - 矢状面、轴面和冠状面脂肪抑制 T2

数字化X线摄影

icon
数字化放射成像

组织病理学

icon
组织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