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骨膜旁脂肪瘤

临床病例 19.12.2012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2岁,女性
作者: Daniel ARDITIAphrodite SYROGIANNOPOULOUDavid TCHERNI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62岁的女性出现右大腿无痛性局部增大。临床检查发现大腿内有一个约10厘米大小的软性肿块。

影像学表现

X线片显示在股骨干附近可见一个大的不规则骨质突起,周围包绕一个透亮的肿块。
CT显示在股骨干皮质表面附着一个骨性突起,与髓腔不连续。该软组织肿块完全包绕该骨化灶,边界清晰,平均衰减值为-96HU,提示脂肪成分。
MRI证实该软组织肿块为脂肪性病变,在T1加权序列上呈高信号,并在脂肪抑制后信号减低。病灶边界规则清晰,不侵犯周围肌肉。注射对比剂后可见极细的隔状强化,但无结节性强化。

病情讨论

骨旁脂肪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脂肪瘤性病变(占脂肪瘤的0.3%)[3]。大腿、前臂、小腿和上臂是最常见的部位[3]。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但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受累。这是一种良性的肿瘤性病变,目前尚无退变病例的报道。
患者通常表现为无痛性的软组织肿块。根据病变的位置和大小,局部对结构(特别是肌肉和神经)的压迫可导致症状,例如神经麻痹。
X线影像学表现具有典型特征[1, 2],显示在骨骼旁边界清晰的透亮肿块,其附着部位可出现多种骨质改变。这些改变包括骨质增生(最常见)、骨变形以及皮质侵蚀[4]。
骨旁脂肪瘤的MR成像显示均质的分叶状脂肪性肿块,紧贴相邻骨的皮质表面。当存在骨性突起时,可根据其与骨髓腔缺乏连续性以及缺乏软骨帽来区分其与骨软骨瘤。此外,在肿瘤内可见一些低信号带并呈中度强化,对应脂肪性病变中常见的纤维-血管条索[1, 5]。
CT同样可显示这两部分成分,并能更清晰地展示骨结构。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推荐行完整的外科切除;如为偶然发现且无症状,通常可不进行治疗。

在本例中,通过CT引导下进行活检,证实了该诊断。

鉴别诊断列表

股骨干的骨膜旁脂肪瘤。
低级别脂肪肉瘤
骨软骨瘤
骨化性肌炎
旁骨性骨肉瘤
怪异性旁骨性骨软骨瘤样增殖

最终诊断

股骨干骨旁脂肪瘤

证书

(无内容可翻译)

图像分析

计算机断层扫描

icon
计算机断层扫描
icon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

icon
磁共振成像
icon
磁共振
icon
磁共振成像

X线片

icon
X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