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 9 岁男童,过去 3 个月来右髋部疼痛并伴有跛行,无明显外伤史。
右侧股骨头骺与左侧相比显得薄且明显碎裂。右股骨颈呈膨大,并在干骺端区域可见透明区。在紧邻骺板的股骨干骺端后内侧还观察到一个界限清晰的透明/囊性病灶。这些特征高度提示右股骨受累的Perthe’s病。
在轴向CT图像上,与左侧相比,右侧髋臼底的内侧-外侧厚度显得更小。在髋臼窝后缘与髋臼后新月面交界处的轴向图像上,可见一个界限清晰的阶梯。左侧髋臼窝后缘则呈光滑。冠状位图像上,在髋臼底水平的三放射软骨内侧-外侧厚度在右侧比左侧更大。
Legg Calve Perthe’s disease(LCPD)是一种累及股骨近端骺的特发性骨坏死或骨软骨病,是青春期前儿童髋关节疼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它影响大约每10万名儿童中的5.1至15.6名,通常发生在2至14岁的儿童中,男孩的发病率比女孩高5倍。约15%的病例可为双侧受累,呈不对称性地累及两髋。根据疾病过程可分为无血管期、血运重建期和修复期三个阶段,影像学特征因疾病所处的阶段而异 [1].
无血管期的影像学发现包括股骨骺不对称性变小、关节积液以及存在称为新月征(crescent sign)的软骨下骨折 [2]。MRI可能在CT和常规放射学检查之前即显示骺内信号改变和缺乏强化 [2]。在后期,股骨骺可出现碎裂或不规则改变,股骨颈增宽和缩短,以及干骺端透亮或囊性病变。这些干骺端囊肿是由于未骨化的生长板向干骺端延伸所致 [1, 2]。在我们的病例中,骺碎裂、股骨颈增宽和干骺端囊肿的存在证实了LCPD的诊断。
尽管LCPD的大多数典型影像学特征主要累及髋关节的股骨侧,但也有文献报道了典型的髋臼改变。髋臼内侧壁通常包括一个凹陷的髋臼窝,以及在该窝前后方的平坦月状关节面。在轴位CT图像上,受累侧的髋臼窝底较正常侧更薄。在轴位图像上,还可见受累侧髋臼窝的后缘与髋臼后部月状关节面之间存在清晰的分界,而在正常侧这一边界区较为平滑。冠状重建图像显示,受累侧的三放射软骨较正常侧呈现内外径增厚 [3].
股骨骺的缺血性改变导致滑膜炎,而滑膜炎被认为会诱发三放射软骨和月状关节面软骨的肥大。髋臼窝通常无软骨覆盖,周围肿胀的软组织所产生的压力效应会导致髋臼窝加深,从而使窝底变薄并出现清晰的后缘界线 [3]。我们病例中可见上述所有的髋臼改变,进一步证实了诊断。有作者提出LCPD中的髋臼改变可能预示不良预后 [4].
右侧Legg-Calvé-Perthes病
没有提供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患者为一名9岁男性,主诉右髋部疼痛并跛行持续约3个月,无明显外伤史。影像学(包括X线与CT扫描)主要显示:
结合患儿的年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可考虑以下潜在诊断:
结合患者的年龄(9岁)、持续性髋部疼痛及功能障碍(跛行)、影像学所见的股骨头分段塌陷、“新月征”、干骺端囊变以及髋臼形态改变等表现,最符合Legg-Calvé-Perthes病(LCPD)的诊断。
若对于诊断仍有疑虑,可结合MRI等进一步成像方法以明确股骨头缺血范围和软骨损伤程度。
Legg-Calvé-Perthes病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病程所处阶段及股骨头塌陷的程度而定:
康复训练需个体化并兼顾髋关节保护和功能训练:
应密切关注患侧髋关节的反应,如出现疼痛、活动受限加重,应及时停止或调整训练计划。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基于提供的病史及影像学资料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如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以获得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右侧Legg-Calvé-Perthes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