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8岁的女性患者因其左膝内侧在过去一个月中持续性疼痛而被收治入院。临床上怀疑其内侧半月板撕裂,并为她安排了左膝的MRI检查。
在 Philips Gyroscan NT 1.5 特斯拉扫描仪上对左膝进行了 MRI 检查,包括轴向质子密度脂肪抑制序列、矢状位双(PD、T2)自旋回波序列、冠状位 T1 自旋回波序列以及冠状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序列。检查发现股骨内侧髁和胫骨内侧髁软骨软化,以及胫骨骺内侧部分的软骨下骨髓水肿,认为与骨关节炎改变有关(图3)。关节内有少量积液。显示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并部分向后折叠(图2-3)。在髁间隆起上方的正中线部位,可见一条类似索状的线性结构,连接内侧半月板前角与外侧半月板后角,被视为内侧斜行半月板间韧带,与撕裂的半月板无关(图2-3)。
在医学文献中,不同类型的半月板间韧带已被描述 [1–4]。最常见的类型是前横韧带,其在约一半被检查的膝关节中存在 [1]。它连接半月板的前角。后横韧带并不常见,据报道其发生率为 1%–4% [1]。它连接半月板的后角。斜行半月板间韧带在被检查的膝关节中发生率不到 1% [1-3]。内侧斜行半月板间韧带连接内侧半月板的前角与外侧半月板的后角,而外侧斜行半月板间韧带连接外侧半月板的前角与内侧半月板的后角。最近发现的类型是单侧半月板间韧带,连接半月板的前角与后角。当连接的是内侧半月板的前后角时,称为内侧单侧半月板间韧带;当连接的是外侧半月板的前后角时,称为外侧单侧半月板间韧带 [4]。
前横韧带曾被描述为可能导致误诊的结构,可能会模仿前角半月板撕裂 [3]。斜行半月板间韧带和单侧半月板间韧带可能会模仿提篮柄型半月板撕裂,甚至模拟前或后交叉韧带的撕裂,因为它们呈斜行走行于交叉韧带之间 [2, 3]。
在我们的病例中,我们未发现半月板撕裂瓣与髁间切迹上方的索状结构之间存在任何联系。我们核实该结构起自内侧半月板的前角,跨越髁间切迹后插入外侧半月板后角,因此我们正确地将其解释为内侧斜行半月板间韧带。随后进行的关节镜检查证实了这一发现。
内侧斜半月板间韧带,内侧半月板桶柄撕裂
没有检测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提交的膝关节MRI图像显示: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性内侧膝关节疼痛)、MRI影像学发现(内侧半月板连续中断以及可见内侧斜走半月板-半月板韧带),并参考后续关节镜检查的佐证,最可能的诊断为:
鉴于患者已有明确的半月板撕裂,且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临床上可考虑以下治疗策略:
若患者存在骨质疏松或心肺功能等其他合并症,应在运动类型和强度上作相应调整,必要时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本报告仅基于现有资料作出初步的医学分析与建议,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综合评估。若患者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或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一步诊疗。
内侧斜半月板间韧带,内侧半月板桶柄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