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中度金属对金属病在接受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出现假肿瘤

临床病例 28.11.2013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4岁,女性
作者: M.E.A.P.M. Adriaensen1, A.P. Parkar2, R.M. Kwee3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64岁女性,曾是一名专业芭蕾舞演员,在接受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例行检查。右侧髋关节于4年前进行手术,左侧髋关节于1年前进行手术。体格检查显示她身体健康,两侧髋关节活动范围良好。

影像学表现

骨盆X线显示右侧为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左侧为无骨水泥固定的全髋关节置换。右髋区域的超声显示在右髋周围软组织中有大量积液,并可见液体-碎屑平面。彩色多普勒未见内部血管化。MRI显示假体周围存在一个直径超过5 cm的液体充盈腔,带有“液-液平面”,且周围组织无水肿。

病情讨论

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了第二代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术 [1]。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术被宣传为年轻且活跃患者的解决方案,因为其预期较长的使用寿命(由于磨损量极小)应该会减少患者一生中需要翻修的次数 [2, 3]。

临床观点:
然而,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家关节注册数据显示了不可接受的高翻修率 [4]。此外,在一些植入了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的患者血液中检测到异常高水平的钴离子 [5, 6]。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的问题可能由金属碎屑引起,这些碎屑会导致血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升高,并在局部软组织产生不良反应 [1],也称为假肿瘤、ALTS(不良局部组织反应)和ARMD(对金属碎屑的不良反应)。组织病理学显示一种无菌淋巴细胞主导的血管炎相关病变(ALVAL)[3]。

影像学观点:
2011年,Anderson等人在MR影像上发布了关于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术相关软组织变化严重程度的分级系统 [2]。
Grade A:正常术后表现,包括浆液肿和小血肿。
Grade B:壁在T2信号高信号的液体充填腔;软组织炎症改变。
Grade C1(轻度金属对金属疾病):假体周围软组织肿块,没有T2加权高信号的液体表现或者假体周围的液体腔;最大直径小于5 cm。
Grade C2(中度金属对金属疾病):假体周围软组织肿块/液体充填腔最大直径大于5 cm,或者达到C1分级但伴有以下任何一项:(1) 除短外旋肌外,任何肌肉的萎缩或水肿,或(2) 骨髓水肿(在STIR序列上为高信号)。
Grade 3(重度金属对金属疾病):出现以下任何一项:(1) 液体充填腔延伸穿过深筋膜,(2) 肌腱撕脱,(3) 在T1加权序列上软组织、皮质或骨髓信号呈中等强度,(4) 骨折。

教学要点:
对于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或髋关节表面置换),假肿瘤形成的患病率可高达71% [1, 7]。然而,症状的出现似乎与假肿瘤的存在或大小并无明显相关性 [1]。

鉴别诊断列表

由于中度金属对金属病变引起的假肿瘤。
术后血肿/浆液肿
感染

最终诊断

由中度金属对金属病变引起的假性肿瘤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骨盆X线片

icon
骨盆X线片

右髋关节超声

icon
右髋关节超声

右髋关节核磁共振成像

icon
右髋关节的MRI

右髋关节的核磁共振成像

icon
右侧髋关节的MRI

右髋关节MRI

icon
右髋关节磁共振成像

右髋关节的核磁共振成像

icon
右髋关节的核磁共振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