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总神经鞘内神经节囊肿

临床病例 22.02.202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9岁,男性
作者: Sofia Dimitri-Pinheiro 1,2,3, Ricardo Sampaio 4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9岁男性,无既往损伤史 出现左小腿前外侧逐渐加重的疼痛、足背感觉丧失以及踝关节背伸和足外翻时无力。体格检查显示 在小腿近端外侧部位发现一肿块。

影像学表现

对左膝进行了磁共振成像(MR),采用轴向(图1a1h)和矢状面(图2a和图2b)质子密度加权图像,并进行脂肪抑制,显示一个大的高信号囊性病变(蓝色箭头),呈管状、串珠状结构,位于腓总神经(黄色箭头)旁,与神经之间无脂肪间隙,表明为神经内病变,沿着神经的走行纵向分布,与神经内腱鞘囊肿相符。此神经内腱鞘囊肿起源于近端胫腓关节,并有尾部位于近端腓骨前内侧,从内向外穿过腓骨(横向肢征) 可见腓总神经轻度高信号,提示神经病变。未见小腿前群及腓骨肌群肌肉明显去神经高信号。

病情讨论

腓总神经病变是下肢最常见的压迫性神经病变,也是总体上第三常见的局灶性 神经病变,仅次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病变 [1]。 种病因已被确认,其中以外部压迫最为常见,但创伤性损伤、长期卧床、代谢性疾病和过紧的石膏固定也可导致腓总神经病变 [2,3]。神经内腱鞘囊肿是腓总神经病变的一种罕见原因。它们 是由在神经外膜内,由扁平梭形细胞构成的非肿瘤性黏液性囊肿 [4]所组成。

虽然神经内腱鞘囊肿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其起源于邻近关节关节囊的小裂口,使液体沿着母神经的神经外膜传播,剥离神经鞘并在神经内形成囊肿 [3,4]。在腓总神经神经内腱鞘囊肿的病例中,近端胫腓关节最常受累 [3]

由此产生的神经束移位和压迫可能导致腓总神经病变症状,包括踝背伸、足外翻和拇趾伸展无力或不能,这些症状可急性或渐进性出现 [5,6]。也可能出现小腿前外侧及足背部的感觉障碍,伴随感觉异常、麻木和疼痛 [5,6]

腓总神经神经内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可通过超声或MRI完成。MRI可用于评估沿腓总神经或其分支分布的T2脂肪抑制高信号囊性病变的确切解剖位置。可通过囊肿与神经之间是否存在脂肪间隙来判断其位于神经内或神经外。MRI或超声还可用于评估是否存在与相邻胫腓关节相通的狭窄蒂(尾征),该尾部可位于近端腓骨前内侧,从内向外跨过腓骨(横向肢征)MRI还可评估小腿前侧和外侧肌群是否存在去神经改变 [4,7]

该囊肿已被外科手术切除。如果能及早诊断和治疗,神经病变是可逆的。充分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对于指导有效的手术治疗非常重要,因为手术应针对并切断与关节的连接,而不仅仅去除囊肿本身。若仅行囊肿减压而未切断与关节的连接,复发率较高 [3,7,8]

已获得患者针对出版的书面知情同意。

鉴别诊断列表

腓总神经的神经内腱鞘囊肿
神经外腱鞘囊肿
囊性神经鞘瘤

最终诊断

腓总神经神经内腱鞘囊肿

图像分析

左膝磁共振成像(轴向)

icon
左膝关节的磁共振成像显示:在连续八张轴位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图像中,可见一个大型高信号囊性病变,呈管状、串珠状结构,位于腓总神经的神经外膜内(黄箭所示),在该囊肿与神经之间没有脂肪间隙,推移了神经纤维束,其纵向走行与神经走向一致,与神经内囊肿(蓝箭所示)相符。该神经内囊肿起源于近端胫腓关节。
icon
对左膝进行MR成像。连续的八张轴向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图像显示,在腓骨神经的神经外膜内(黄色箭头)存在一个大型高信号囊性病变,呈管状、串珠状构型,与神经之间无脂肪平面,推挤了神经束,沿神经的走行方向纵向分布,与神经内的腱鞘囊肿(蓝色箭头)相符。该腱鞘囊肿起源于近端胫腓关节。
icon
左膝的磁共振成像。连续八张进行脂肪抑制的轴位质子密度加权图像显示,在腓骨神经的神经外膜(黄色箭头)内有一个大型高信号囊性病变,呈管状、串珠状外观,与囊肿和神经之间无脂肪层,可见病变将神经束推开,沿神经走行方向纵向排列,与神经鞘内的腱鞘囊肿(蓝色箭头)相符合。此神经鞘内腱鞘囊肿起源于近端胫腓关节。
icon
左膝的 MR 成像显示:连续八张轴向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图像中,可见在腓总神经的神经外膜内(黄色箭头)存在一个大型高信号囊性病变,呈管状、串珠状结构,与神经之间无脂肪间隙,推挤神经束,沿神经走行纵向排布,与神经内囊肿(蓝色箭头)相符。该神经内囊肿起源于近端胫腓关节。
icon
MRI左膝检查。连续八张轴位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图像显示一个大的高信号囊性病灶,呈管状、串珠状结构,位于腓总神经的神经外膜内(黄色箭头),该囊肿与神经之间无脂肪间隙,推移神经束,并沿神经走行纵向排列,与神经内腱鞘囊肿(蓝色箭头)相符合。此神经内腱鞘囊肿起源于胫腓近侧关节。
icon
左膝磁共振成像显示:连续八张轴向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图像可见在腓总神经外膜内(黄色箭头)出现一个大型高信号囊性病变,呈管状、串珠状改变,其与神经之间无脂肪平面,挤压神经束,沿神经走行纵向分布,与神经内囊肿(蓝色箭头)相符。该神经内囊肿起源于近端胫腓关节。
icon
左膝的磁共振成像。八张连续的轴位质子密度加权图像(脂肪抑制)显示,在腓总神经的神经外膜内有一个信号较高的囊性病变,呈管状、串珠状结构(黄色箭头),病变与神经之间无脂肪间隙,推挤神经束,沿神经走行纵向分布,与神经内囊肿(蓝色箭头)相符。该神经内囊肿起源于近端胫腓关节。
icon
左膝的磁共振成像显示:在连续八张轴向质子密度加权(脂肪抑制)图像上,可见一个大型高信号囊性病变,呈管状、串珠状结构,位于腓骨神经的神经外膜内(黄箭所示),其与神经之间无脂肪平面,推移神经束,与神经走行方向一致,符合神经内囊肿(蓝箭所示)。该神经内囊肿起源于近端胫腓关节。

左膝的磁共振成像(矢状面)

icon
左膝部位的磁共振成像。连续的两张矢状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加权图像显示,在腓神经的神经外膜内存在一个较大的高信号囊性病变,呈管状、串珠状结构,推移神经束(黄色箭头),沿神经走行纵向分布,与起源于胫腓近端关节的神经内囊肿(蓝色箭头)相符。未见明显的前方及 pe 肌肉去神经高信号表现。
icon
左膝的磁共振成像。两张连续的矢状位质子密度脂肪抑制加权图像显示,在腓骨神经的神经外膜内有一个体积较大的高信号囊性病变,呈管状、串珠状结构,推挤神经纤维束(黄色箭头),沿神经走行方向纵向分布,与来源于胫腓近端关节的神经内腱鞘囊肿(蓝色箭头)相符。未见前侧肌群及腓侧肌群出现明显的去神经改变所致的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