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患者是一名77岁的女性,主诉右肩疼痛已持续6个月。体格检查时,可见她的肩关节外旋活动度略微减弱,且Jobe's 测试呈阳性。
平片(肩部X线):
- 盂肱关节和肩锁关节退行性改变;
- 附着点病变迹象:结节不规则、囊肿及硬化;
- 在冈上肌附着处附近的线状钙化;
- 无钙化的关节内游离体;
MRI:
-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肩胛下肌隐窝、喙突下滑囊及肱二头肌腱鞘因积液而扩张,并可见多个类似蕨叶状的滑膜突起。这些突起在所有序列中的信号强度与皮下脂肪相似:在T1、PD和T2序列中均呈高信号,在T2*和T2FS序列中呈低信号。无关节内游离体或磁敏感伪影。
- 其他发现:关节面侧冈上肌部分撕裂(累及冈上肌附着纤维,厚约3mm的T2高信号);冈上肌和肩胛下肌腱病(在T1和T2加权成像上可见弥漫性的腱内部中等信号);大结节囊肿;盂肱关节和肩锁关节退行性改变;肩峰骨化不完全(Type A)。
背景
脂肪瘤样滑膜增生(Lipoma arborescens)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关节内病变。其特点是在滑膜下组织弥漫性地被成熟脂肪细胞所替代,从而导致滑膜出现绒毛状改变 [1, 2, 3]。由于这些绒毛在宏观上呈树状外观,故称为“arborescens”,源于拉丁语中的“arbor”(意为“树”)[4]。
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一般被认为是对关节创伤、慢性滑膜炎或关节炎的非特异性反应性改变 [3, 4]。
临床观点
脂肪瘤样滑膜增生通常为单关节受累,最常见于膝关节,尤其是髌上囊。然而,它也可发生在腕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和肩关节。
目前文献中仅有六例发生在肩关节的报道 [1]。在肩关节部位,脂肪瘤样滑膜增生与肩袖撕裂有关,并常累及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 [1, 2]。
该病通常发生在五十岁以后。患者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 [2]。疼痛通常与潜在的关节病变有关,也可能因滑膜绒毛在活动时受到挤压和撞击而引起 [4]。反复出现的关节积液是常见现象。
影像学观点
普通X线片:
- 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
- 骨关节炎或附着点病变的征象。
CT:
- 关节内脂肪浸润;
- 骨关节炎或附着点病变的征象;
- 无关节内钙化游离体。
MRI:
- 关节积液伴有绒毛状、叶状的滑膜突起,在所有序列上与皮下脂肪信号相似:T1和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上为低信号;
- 滑膜突起无磁敏感伪影 [3];
- 滑膜突起在钆对比剂注射后不强化 [2];
- 肩关节的脂肪瘤样滑膜增生常与肩袖撕裂相关 [1, 2];
- 在本例中,肩峰骨化变异(os acromiale)也可能加重退行性/炎性改变。
预后
脂肪瘤样滑膜增生的治疗方法是滑膜切除术。术后可能出现复发,但并不常见 [2]。然而,在许多病例中,由于患者年龄和病变的良性特征,仅采取保守治疗 [2]。
MRI 教学要点
- 实性滑膜叶状突起:在所有脉冲序列上均呈脂肪信号,并在脂肪选择性预饱和时信号消失;无磁敏感伪影。
- 关节积液。
肩关节树状脂肪瘤
目前没有提供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根据提供的右肩关节MRI及X线图像,可见以下主要特征:
结合患者年龄(77岁)、症状(右肩痛6个月,外旋活动轻度受限,Jobe’s test阳性)和上述影像学特征,需要考虑以下潜在诊断:
综合患者症状(慢性肩痛、活动受限)、影像学(关节内和滑囊内脂肪信号绒毛样增生、关节积液、与退变性肩袖病变并存)以及文献资料分析, 最可能的诊断为:“肩关节Lipoma Arborescens(脂肪瘤样增生)”。
针对肩关节Lipoma Arborescens的治疗,通常包括保守与手术干预两种方式:
康复/运动处方(FITT-VP 原则)
在进行肩关节训练时,应密切关注肩部疼痛和肌肉疲劳程度,若出现急性加重或明显不适,需及时停止并就医评估。对于合并骨质疏松或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运动强度需更加谨慎,必要时在专业医师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为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意见。患者的具体诊疗方案需结合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个体化因素,由专业医生做出最终决策。
肩关节树状脂肪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