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性双块髌骨:影像学评估

临床病例 09.05.201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6岁,男性
作者: Theodorou SJ, Theodorou DJ, Arka A, Papadopoulou S, Gkogkos V, Ploumis 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患者在踢足球时直接摔倒撞击膝盖后出现右膝前方疼痛,持续3周。体格检查时可见髌股关节处有压痛。髌骨活动轨迹正常,无关节不稳。采用约3周的固定治疗并使用抗炎药物。

影像学表现

右膝的前后位放射学影像显示,在髌骨的上外侧缘有一条较宽的透亮线贯穿,线两侧的边缘光滑且皮质良好(图1)。为评估相关的内部结构紊乱或隐匿性损伤,进行了磁共振成像检查。质子密度(PD)序列的磁共振图像显示髌骨被分为两部分(图2)。在脂肪抑制PD图像上,能见到轻微的骨髓水肿(图3)。梯度回波磁共振图像可见被分离的髌骨两侧关节面覆盖有平滑的透明软骨,证实它们之间存在软骨性连接(图4)。事实上,髌骨与该小骨块之间的软骨信号特征与关节软骨相似。反转恢复磁共振图像显示髌股关节内仅有少量积液(图5)。

病情讨论

二分髌骨或多分髌骨是一种正常的解剖变异,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6%。其形态学变异源于一个或多个附加骨化中心在发育过程中未能融合 [1, 2]。二分髌骨在30-40%的患者中表现为双侧,且男性较女性更常见,比例高达9:1 [3-5]。当附加骨化中心通常在大约12岁时融合后,可对二分髌骨做出明确诊断 [2, 3]。
二分髌骨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有研究认为,股外侧肌的生物力学牵拉以及髌骨上外侧相对较差的血供,可能导致继发性骨化中心的生长受抑,从而形成软骨联合而非骨性融合 [6-8]。二分髌骨可分为3种类型:类型I位于髌骨下极(占全部病例的5%),类型II位于髌骨外侧缘(20%),类型III位于髌骨上外侧缘(75%)。本例病例为III型二分髌骨。
二分髌骨通常是无症状的变异。只有2%的患者会出现症状,包括触诊时的髌骨压痛,或在伸膝时的疼痛。疼痛的起始通常是缓慢的,往往在反复剧烈运动后出现,可能由过度使用和对软骨联合反复施加微创伤所致。急性疼痛较为罕见,通常由骨折或软骨联合破裂引起 [9, 10]。本例病例较为复杂,因为患者在摔倒时撞击髌骨造成了膝关节的急性直接创伤。虽然在软骨联合的两个骨性成分之间的边缘通常是平滑的,但在较年轻的患者中,这些边缘可能不规则,这种不规则性可能被误认为骨折 [6]。
在MR成像中,每个小骨块的关节面均被正常透明软骨覆盖,T1加权和PD呈中等信号,T2加权呈中等至高信号。不太常见的情况是在T1和T2加权序列中可见低信号的纤维组织 [5]。对于有症状的二分髌骨患者,骨块之间的骨髓水肿在脂肪抑制的T2加权图像中表现为高信号,在T1加权图像中表现为低信号,提示软骨联合因异常活动而被破坏。软骨联合在T2加权和反转恢复MR图像中也可能含有高信号的液体 [5]。
我们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存在二分髌骨。在偶然发现这一解剖变异后的三周,他再次能够行走。

鉴别诊断列表

分裂髌骨
骨折
应力性骨折
套筒性骨折
髌腱病变伴骨软骨病

最终诊断

二分型髌骨

证书

未检测到任何可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文本,以便进行翻译。

图像分析

前后位 X 光片

icon
前后位X线片

冠状位 PD 磁共振图像

icon
冠状位PD磁共振图像

轴位PD图像

icon
轴向PD图像

矢状面梯度回波磁共振图像

icon
矢状位梯度回波磁共振成像

矢状位反转恢复磁共振图像

icon
矢状位反转恢复 MR 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