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内侧斜半月板间韧带合并内侧半月板撕裂

临床病例 04.09.201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0 岁,男性
作者: Alan Sorani1, Sanjay Patel2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40岁的男子在绊倒在一堵矮砖墙后直接撞击右膝,因右膝疼痛来到急诊科就诊。
检查时发现右膝关节局部触痛,但关节活动范围完全正常。

影像学表现

平片显示在正常范围内。
MR 成像显示左侧内侧半月板后角有水平斜形撕裂。此外,还观察到双侧低信号、细索状结构,它们起始于内侧半月板前角并止于外侧半月板后角。它们穿过髁间切迹,位于后交叉韧带之前,与双侧内侧斜形半月板-半月板韧带相一致。

病情讨论

背景:

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OMML)是一种并不常见的结构,在解剖学或放射学文献中尚未得到广泛的描述。这种正常的解剖变异结构在关节镜文献中也很少提及。
它仅占所有膝关节半月板间韧带的1-4%,其功能尚不完全明确,但被认为有助于半月板的稳定性[1-3]。OMML以其前部附着部位命名:内侧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附着于内侧半月板前角与外侧半月板后角,而外侧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附着于外侧半月板前角与内侧半月板后角。两条韧带在穿过股骨髁间切迹时均经过前后交叉韧带之间。

影像学观点:

为了避免错误的放射学诊断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必要手术干预,放射科医师在报道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时,必须熟悉OMML的影像表现,因为它极易与半月板撕裂,尤其是翻转性半月板撕裂的表现相混淆[4-6]。在矢状面影像上,该结构可能会呈现双后交叉韧带征,易被误认为桶柄撕裂。

为了正确识别OMML,需要熟悉其形态和走行:它从一侧半月板的前角出发,穿过两条交叉韧带之间,通向对侧半月板的后角,并通过股骨髁间切迹。此外,还必须确保在所有三个成像平面中,该半月板形态均保持正常且无缺失的碎片。当符合这些要求时,应将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鉴别为正常的解剖变异,而不是移位的半月板碎片。

教学要点:

虽然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仅占所有半月板间韧带的1-4%,并且十分罕见,但了解其影像学表现和解剖走行,对避免将其误诊为半月板撕裂及由此带来的不必要手术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鉴别诊断列表

双侧内侧斜行半月板间韧带伴左侧内侧半月板撕裂
提桶柄样半月板撕裂
移位的半月板碎片

最终诊断

双侧内侧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并伴左侧内侧半月板撕裂

证书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右膝常规X线片

icon
右膝常规X线片
icon
右膝关节常规X线片

右膝磁共振成像

icon
右膝关节磁共振成像

右膝磁共振成像,矢状面

icon
右膝磁共振成像,矢状面

右膝磁共振成像,轴向平面

icon
右膝磁共振成像,轴向平面

左膝磁共振成像(冠状位)

icon
左膝磁共振成像,冠状面

左膝磁共振成像,矢状面

icon
左膝的磁共振成像,矢状面
icon
左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矢状平面

左膝关节磁共振成像,轴向平面

icon
左膝磁共振成像,轴向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