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岁的男子在绊倒在一堵矮砖墙后直接撞击右膝,因右膝疼痛来到急诊科就诊。
检查时发现右膝关节局部触痛,但关节活动范围完全正常。
平片显示在正常范围内。
MR 成像显示左侧内侧半月板后角有水平斜形撕裂。此外,还观察到双侧低信号、细索状结构,它们起始于内侧半月板前角并止于外侧半月板后角。它们穿过髁间切迹,位于后交叉韧带之前,与双侧内侧斜形半月板-半月板韧带相一致。
背景:
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OMML)是一种并不常见的结构,在解剖学或放射学文献中尚未得到广泛的描述。这种正常的解剖变异结构在关节镜文献中也很少提及。
它仅占所有膝关节半月板间韧带的1-4%,其功能尚不完全明确,但被认为有助于半月板的稳定性[1-3]。OMML以其前部附着部位命名:内侧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附着于内侧半月板前角与外侧半月板后角,而外侧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附着于外侧半月板前角与内侧半月板后角。两条韧带在穿过股骨髁间切迹时均经过前后交叉韧带之间。
影像学观点:
为了避免错误的放射学诊断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必要手术干预,放射科医师在报道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时,必须熟悉OMML的影像表现,因为它极易与半月板撕裂,尤其是翻转性半月板撕裂的表现相混淆[4-6]。在矢状面影像上,该结构可能会呈现双后交叉韧带征,易被误认为桶柄撕裂。
为了正确识别OMML,需要熟悉其形态和走行:它从一侧半月板的前角出发,穿过两条交叉韧带之间,通向对侧半月板的后角,并通过股骨髁间切迹。此外,还必须确保在所有三个成像平面中,该半月板形态均保持正常且无缺失的碎片。当符合这些要求时,应将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鉴别为正常的解剖变异,而不是移位的半月板碎片。
教学要点:
虽然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仅占所有半月板间韧带的1-4%,并且十分罕见,但了解其影像学表现和解剖走行,对避免将其误诊为半月板撕裂及由此带来的不必要手术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双侧内侧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并伴左侧内侧半月板撕裂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1. X线正侧位影像显示右膝关节骨质连续性良好,关节间隙未见明显狭窄或增宽,未见明确骨折、脱位迹象。髌骨位置正常,周围软组织未见显著肿胀。
2. MRI序列于关节间可见一条自内侧半月板前角起始,斜行穿过前后交叉韧带之间,至外侧半月板后角附着的带状结构(见箭头所指处),形态规则、信号与韧带组织相仿,未见明显撕裂信号。在不同切面(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此结构均显示连续性良好。
3. 双侧半月板形态完整,无明显缺损或信号异常,半月板前、后角无翻转或游离片征象。前后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走形与连续性正常。膝关节内未见明显游离体或其他异常信号影。
结合患者年龄、伤后临床体征仅为膝关节局部压痛、活动度尚可、影像所见无明显半月板或韧带断裂迹象,且MRI显示典型的斜行半月板间韧带结构,最可能的最终诊断为“正常解剖变异——斜行半月板间韧带”,并不属于半月板撕裂或其他需手术干预的结构性损伤。
1. 治疗策略
· 由于目前影像学并未提示实质性韧带撕裂或半月板损伤,且患者仅有局部压痛,建议优先采取保守治疗。
· 可在早期进行RICE(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原则处理,辅以口服或局部外用NSAIDs类药物减轻疼痛及炎症。
· 若疼痛加重或出现明显关节交锁、机械症状,再考虑进一步影像学随访或关节镜检查。
2.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
· 早期(1-2周):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基于现有影像及临床信息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意见。患者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治与康复。
双侧内侧斜行半月板-半月板韧带,并伴左侧内侧半月板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