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 55 岁男性出现右足跟疼痛加重,但否认有外伤史。体格检查显示右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
在平片上,跟骨显示硬化外观并伴有增厚的小梁结构;无皮质突破(图 1)。骨显像显示仅在右跟骨有强烈的放射性核素摄取(图 2)。
MRI显示足部跟骨外观明显异常,小梁紊乱并致密化;可见斑片状骨髓异常。无恶性表现(图 3)。
每年随访四年,每次MRI检查均未显示任何影像学变化(图 4)。
骨的Paget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骼不规则重塑,导致骨骼结构增大和变形 [1]。
这是继骨质疏松之后第二常见的骨骼疾病,估计影响55岁以上人群的2-7% [2]。大多数病例无症状,如果出现症状则主要表现为疼痛。该病的单骨型较少见,85-90%的患者呈多骨型 [3]。
足部受累较为罕见,多骨型患者中33%有足部受累,而单骨型患者仅3% [4]。在此类情况下,正如我们的病例所示,骨显像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可确定Paget病的单一定位。
Paget病的放射学特征与骨骼中的病理过程相对应。
在早期阶段(溶骨期),活跃的骨吸收表现为透亮的楔形或延伸的区域,边缘呈尖形,在沿骨骼推进的过程中破坏骨皮质和松质骨。在中期阶段,骨破坏的特点是伴随骨形成,而后者常占主导地位。骨重塑表现为骨皮质增厚和松质骨内梁明显增粗。在静止或硬化期,骨密度增高,伴随骨骼增大、变宽及骨皮质增厚,导致骨皮质与松质骨之间的分界变得不清晰 [5]。
MRI可更好地显示骨皮质及骨髓内受累程度,并评估疾病向软组织的侵及范围。在T1w序列上,中等至低信号强度是常见表现。在T2w序列上,信号可能偏高、中等或偏低,具体取决于疾病所处的阶段 [5]。最常见的模式是受累骨主要呈现与脂肪信号相似的信号强度;据推测,这种表现与长期存在的疾病相对应,在大多数患者中都可见到。第二种模式可能对应疾病的早期活跃阶段,此时受累骨显示出不均一的、相对较低的T1信号强度以及较高的T2信号强度。最不常见的信号强度改变模式见于静止或硬化期,此时受累骨在T1和T2w图像上均表现为低信号,这可能与致密骨或纤维组织的存在有关 [6]。
跟骨单骨型佩吉特病
根据提供的右足X线及MRI影像,以及骨扫描结果,主要影像学特征如下:
总体影像学表现与单发性骨质增生、皮质增厚、骨小梁粗大以及骨组织重塑活动增加相吻合。
结合患者55岁、男性,主诉慢性足跟痛且无外伤史,影像学表现以骨重塑异常为特征,考虑以下诊断或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慢性足跟痛)、影像学所见(骨增厚、密度改变及罕见的单发累及)、以及骨扫描证实的局限性高代谢点等因素,最可能的诊断为单发性 Paget's 病(跟骨受累)。若临床仍有疑虑,可进一步行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或骨活检,以明确诊断。
针对本病例,可考虑以下治疗策略与运动康复建议:
需结合患者整体情况及骨量情况,循序渐进,遵循 FITT-VP 原则(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类型Type、运动进阶Volume-Progression):
对于严重变形致功能障碍或顽固性疼痛者,可考虑手术干预(如骨切除或矫形手术)。本例患者目前仅有跟骨部位疼痛表现,如经保守治疗无明显缓解且骨质结构有进展变形,可考虑专科会诊。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基于现有资料做出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及专业医生的意见。患者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与康复。
跟骨单骨型佩吉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