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骨髓炎(ECR 2013 每日病例)

临床病例 13.11.201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1岁,男性
作者: I.I. Reidsma1 and M. Reijnierse2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1岁的患者因左上臂骨肉瘤的诊断被转至我们大学医学院。他有左上臂疼痛和肿胀的病史,持续10周,傍晚时加重。在此期间,他未出现发热。

影像学表现

左上臂的常规X线片显示肱骨近端干骺端存在从地图状到虫噬状的分叶状溶骨性病变,并伴有轻微的骨膜反应。未见基质(图1)。进行了左上臂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这些图像显示髓内病变长度至少达20 cm。脂肪抑制的T2加权图像显示数个边界清晰的高信号灶。
其中一个病灶在未使用对比剂的T1加权图像上显示典型的“半影征”(penumbra sign),由中心较低信号区和高信号环组成(图2a)。在注射钆剂后,该高信号环出现强化,而中心不强化,与液体/脓相一致(图2b,c)。此外,在未使用对比剂的T1加权图像上可见多个高信号灶,与脂肪小体相符(图3a,b)。

病情讨论

亚急性骨髓炎可能难以诊断,因为急性感染的典型临床体征和症状可能缺失。患者通常没有全身性疾病表现,实验室结果也可能正常。骨髓炎可继发于败血症、手术或创伤。它的起源通常位于干骺端。在直接创伤的情况下(如我们的患者所示),鼻窦血栓形成导致血流瘀滞并引发感染。
对原发性骨髓炎进行影像学检查的第一步是常规X线片。通常,其表现为软组织肿胀、骨质破坏、多层骨膜反应以及反应性硬化的混合表现。Brodie脓肿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 [1]。这些亚急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可能与恶性或良性骨肿瘤相混淆。尽管在当前病变中未形成基质,但仍不能排除具侵袭性的骨肉瘤。
MRI是检测骨髓炎最敏感(接近100%)的放射学方法,但其特异性要低得多(约80%) [2]。一些报告关注特定的MRI征象以提高特异性。首先,“半影征”被认为是亚急性骨髓炎的典型MR特征。据认为这对于将亚急性骨髓炎与肿瘤相鉴别具有帮助 [3, 4]。Davies等人描述了脂肪小体的存在是骨髓炎的一个特异征象。他们推测,髓内和髓外脂肪小体的存在是由于感染性坏死以及正常脂肪细胞的破坏所致。脂肪信号的模式可能呈弥漫性或局灶性 [5]。虽然该征象在急性骨髓炎中有所描述,但我们在患者身上观察到了与半影征同时存在。这可能是由于亚急性/慢性骨髓炎的急性加重所致。活检结果证实诊断为慢性骨髓炎伴有急性成分。随后患者被转诊接受适当的感染治疗,包括清创和抗生素治疗。
结论:在常规X线以及MRI上诊断骨髓炎都可能具有挑战性。然而,了解特定的MR征象有助于将病变与恶性来源区分。

鉴别诊断列表

左肱骨亚急性骨髓炎。
亚急性骨髓炎
骨肉瘤

最终诊断

左肱骨亚急性骨髓炎

证书

没有可以翻译的英文内容。

图像分析

冠状位 T1 加权图像;脂肪球。

icon
冠状位 T1 加权图像;脂肪小球。
icon
冠状位 T1 加权图像;脂肪球

左上臂前后位常规X线片

icon
左上臂正位常规X线片

轴向T1加权图像

icon
轴向T1加权图像
icon
轴向T1加权图像
icon
轴位T1加权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