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勒-韦斯病

临床病例 13.01.2015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8岁,女性
作者: Elía-Martínez, Isabel; Ramírez-Fuentes, Cristina; Nogués-Meléndez, Pablo; Navarro-Aguilar, Vicente; Atarés-Huerta, Myriam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8岁女性患者,具有慢性右侧中足和后足疼痛病史。肿胀和压痛位于中足背侧-内侧部位,后足内翻并伴有较低的内侧纵弓。
出现矛盾性的平足内翻,跟骨后方突出。
无外伤史或暗示炎性关节炎的病史。

影像学表现

足底-背侧负重位显示距骨头指向第二和第三跖骨,而不是第一跖骨,同时舟骨外侧半部分受压。舟骨呈逗号形,内侧半部分发生内旋,并伴有舟骨周围的退变性变化。

侧位负重显示距骨与跟骨之间的发散消失,两者趋于平行,导致足根窦部增宽。距下关节呈正交投射,提示潜在的距下内翻(矛盾性平足内翻)。舟骨外侧半部分受压,右足出现碎裂和背侧突起。左足有类似表现但程度较轻。

CT可以更好地显示关节以及舟骨的逗号形,以及距舟关节和舟楔关节的退变性改变。

MRI能够识别水肿、软骨缺损,以及Lisfranc和跟骰关节的受累。

病情讨论

Müller-Weiss病(MWD)是一种复杂的特发性足部疾病,表现为成人跗舟骨畸形以及中足和后足的慢性疼痛。迄今为止,MWD的病因仍存在争议。[1]
MWD并不是骨科医生或放射科医生常见的疾病,因此常常被漏诊或误诊,或者未得到治疗或治疗不当。
大多数患者在第四或第五个十年缓慢出现疼痛。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通常双足均受累,但分布不对称。

Maceira [1] 根据侧位负重足部X线片中Meary-Tomeno(M-T)角(距骨轴与第一跖骨轴的交点)的畸形程度,将MWD的影像学改变分为5期。
从童年开始,这5期的进展一直持续至骨骼骨化完成。此后,在患者的后期阶段,关节炎的变化可使跗舟骨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恶化。

第1期:X线片上变化轻微或无明显变化。MRI可见骨内水肿。可能出现轻度的距下关节内翻畸形。
第2期:M-T线背侧成角。距骨头似乎背侧半脱位。
第3期:距舟关节受压或分裂,纵弓降低,距骨头与楔骨之间的间隙减少,后足内翻。M-T对线中立。
第4期:后足马蹄畸形,表现为足底面反常的平足并伴有内翻。M-T线在跖底面交叉。
第5期:形成距楔关节,舟骨完全脱出。使用足部矫形器可有效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物理治疗也可减少药物的使用。

当在正确使用矫形器和康复治疗后仍存在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而并非依据畸形的严重程度。[1, 2]
并无“金标准”的手术方式。目前已采用多种手术技术:舟骨经针固定、切除背侧脱出的碎片、距舟关节融合、舟楔关节融合、距舟楔关节融合等。[3]
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在进展期(Maceira分型的第3和第4期)进行距舟楔关节融合,结合或不结合后足畸形的矫正,是较好的手术选择。[4]

鉴别诊断列表

Müller-Weiss综合征
Köhler病
舟骨周围关节病
Charcot神经骨关节病

最终诊断

穆勒-魏斯综合征

证书

抱歉,未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若需要翻译,请提供具体英文文本。

图像分析

侧位负重X线片

icon
负重侧位X线

轴向CT

icon
轴向CT

矢状面CT

icon
矢状面CT

三维虚拟现实CT

icon
三维虚拟现实CT

三维虚拟现实计算机断层扫描

icon
三维虚拟现实计算机断层扫描

DP FS矢状位MRI

icon
质子密度脂肪抑制矢状位MRI

足部背跖位负重X线

icon
足背跖位负重足部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