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脊髓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临床病例 16.09.2015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9岁,女性
作者: Eva Llopis1, Jose Piquer2, Pau Montesinos1, Elena Benlloch1, Jose Luis Llacer2, Victoria Higueras1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8岁的女性出现了腰痛,该疼痛在过去几周内加重,尤其在活动时加重,而在卧床休息时减轻。这股疼痛向右下肢放射,并伴有感觉异常和痛觉异常。
体格和神经系统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影像学表现

MRI检查显示一个13 mm的主要囊性扩张性病灶,具有厚壁,并呈现明显的环形强化。其位置难以确定是髓外伴随髓内侵袭,还是髓内伴随髓外侵袭。该病灶还伴有上下明显的脊髓水肿。
患者接受了手术,并由此做出了诊断。

病情讨论

脊柱MRI是评估脊髓病变的最佳技术,可用于确定病变位于髓内或硬膜内髓外,从而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本病例的难点首先在于区分病变是髓内、髓外还是两者兼有。其次,病变边缘强化并伴有明显的继发性髓内水肿,这很难与肿瘤或囊性病变相匹配。
区分髓内肿瘤与非肿瘤性脊髓病变的最重要标准是脊髓膨大、病变强化以及相关囊肿。
髓内肿瘤通常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强化,实际上,缺乏强化是将这类肿瘤与其他非肿瘤性类肿瘤病变区分开的主要影像学特征 [1, 2]。
囊性肿瘤性病变包括囊性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这两者是最常见病变,但也包括血管母细胞瘤、神经节神经瘤或囊性脑膜瘤,因此这种情况并非特异性。室管膜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髓内脊髓肿瘤;其黏液乳头状变异型通常位于脊髓圆锥和终丝 [2, 3]。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通常都伴有脊髓水肿及膨大。
另一方面,在鉴别诊断中我们还必须考虑一些非肿瘤性脊髓病变,如表皮样囊肿或肉芽肿性疾病。表皮样囊肿表现为薄的强化,且不伴随脊髓水肿。肉芽肿性疾病,主要是结核但也包括结节病,具有厚壁环形强化并且也可能伴有脊髓水肿。
WHO I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占所有胶质瘤的5-10%,是儿童(其中80%在20岁以下)最常见的脑肿瘤,在成人人群中则较为罕见 [4]。大多数脊柱星形细胞瘤位于上胸椎脊髓,其次是颈椎,极少位于脊髓圆锥 [4, 5]。
其临床表现范围很广 [5]。
这些肿瘤通常在脊髓内呈偏心分布。通常具有不均匀强化。因此,脊髓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经典MRI表现是伴有水肿的脊髓膨大性肿块,最常偏心性分布,并呈斑片状和不规则的对比增强模式 [2]。
其组织学特征表现为双相性模式的两种星形细胞群:带有Rosenthal纤维的致密双极细胞,以及含有微囊和嗜酸性颗粒体的疏松纹理多极细胞 [2, 3]。
最后我们想强调要点:当椎管内以囊性为主的肿瘤中出现环形或轻度强化时,应将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纳入鉴别诊断范围。

鉴别诊断列表

脊髓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WHO I级
肉芽肿性感染
表皮样囊肿
囊性脑膜瘤
囊性室管膜瘤
脊髓转移瘤

最终诊断

脊髓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I级

图像分析

矢状面 T2 加权快速自旋回波脊柱

icon
在矢状面FSE T2加权的脊柱
icon
矢状平面FSE T2加权的脊柱
icon
矢状位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E)的脊柱

在 FSE 序列中脊柱正中矢状面

icon
脊柱正中矢状面于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中
icon
在FSE序列中脊柱正中线的矢状面
icon
在FSE中沿脊柱正中线的矢状面

T1加权FSE序列轴位平面

icon
轴向平面 T1 加权 FSE 序列

全脊柱在矢状平面进行T1加权快速自旋回波扫描

icon
全脊柱矢状面T1加权FSE

轴向平面快速自旋回波 (FSE)

icon
轴向平面快速自旋回波
icon
轴向平面快速自旋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