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腺腺瘤;一种罕见皮肤肿瘤的超声学表现

临床病例 16.03.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4 岁,男性
作者: Vasileios Rafailidis1, Constantine Theocharides2, Mirtsa Eleftheriadou3, Christina Urumowa3, Dimitrios Rafailidis3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患者来到门诊时,在肱骨内侧区域可见一个孤立的、无症状的 2 × 2.5 厘米结节。该病灶数年前出现,但在最近数月内逐渐增大,形成一个可触及的皮肤肿块,并伴有红色改变。

影像学表现

使用线阵高频(13MHz)探头并配合足量超声耦合剂对该病变进行超声检查,以避免探头与皮肤直接接触。结果显示皮肤各层结构清晰可见。可触及的病灶位于真皮层并向皮下组织延伸,在灰阶成像中表现为同时具有实性与囊性成分的混合回声肿块。该肿块大小为2.2×1.5 cm,未见微钙化。(Fig. 1) 在彩色、多普勒能量及eFlow成像模式下,可见肿块外围及实性部分均有明显血流信号。(Fig. 2) 手术将病变完整切除后,组织学确诊为汗腺瘤(hidradenoma)。(Fig. 3)

病情讨论

透明细胞或结节性小汗腺瘤是一种源自小汗腺的罕见皮肤良性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在四十岁左右和女性患者中略有偏好。小汗腺瘤通常位于头部、面部、四肢和躯干。[1, 2, 3] 关于位于乳房的病例在文献中报道数量有限。这种肿瘤通常位于真皮层或皮下脂肪组织,并被正常表皮覆盖。可能出现皮肤增厚、溃疡或浆液性分泌物等症状。[1]
由于该疾病整体上较为罕见,而且大多数病灶通过手术切除并基于组织学进行诊断,影像学表现很少见于文献报道。[3] 超声是评估任何可触及软组织肿块的主要影像学手段,小汗腺瘤也不例外。乳腺X线成像亦可用于评估乳腺病变。小汗腺瘤在超声上表现为单个、边界清晰、呈圆形的结节,大小约为0.5 cm至3 cm。在回声特征方面,小汗腺瘤通常表现为囊性病灶伴有壁内实性结节,或是带有低回声区的实性肿瘤。彩色多普勒技术颇为有用,可显示实性病灶或复合性肿块内壁实性结节的高血流信号。小汗腺瘤的回声特征还可能因钙化或代表出血性改变的高回声区而更加复杂。[1, 2, 4] 所有这些超声表现都已证实与组织学发现相符。[3]
在MRI上,小汗腺瘤表现为皮下的复合性囊实性病变,在T1加权像上呈低至中等信号强度,在T2加权像上呈中等至高信号强度。与超声类似,病灶的囊性部分若出现出血性改变,则会通过改变信号强度而使其外观更为复杂。静脉注射对比剂后,该肿瘤的实性部分会呈现增强。[1, 2] 小汗腺瘤的囊性部分有时会显示液体水平。[2]
小汗腺瘤极少发生恶性转化。[1, 5] 小汗腺瘤与恶性小汗腺腺瘤的鉴别主要取决于后者的侵袭性局部生长和远处转移。小汗腺瘤的治疗包括彻底的手术切除并确保切缘干净,以防止因切除不彻底而导致肿瘤残留及复发。[1]
虽然很少进行影像学检查,但对于存在实性和囊性成分、且血供丰富的皮下复合性病变,应将小汗腺瘤纳入鉴别诊断范围。

鉴别诊断列表

汗腺瘤
汗腺瘤
皮脂腺囊肿
淋巴结
皮下脂肪坏死
恶性皮肤肿瘤
脂肪瘤
表皮囊肿

最终诊断

汗腺腺瘤

图像分析

灰度超声检查结果

icon
灰度超声所见
icon
灰阶超声检查所见

血管超声所见

icon
血管性超声检查结果
icon
血管化超声检查结果
icon
血管性超声检查结果

组织学检查结果

icon
组织学所见
icon
组织学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