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的帕杰特病

临床病例 04.04.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8岁,男性
作者: Ainhoa Ovelar Ferrero, Marta Tirapu Tapiz, Jokin Zabalza Unzué, Alfredo López Cousillas, Natalia Álvarez de Eulate León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对一名58岁男性因怀疑关节炎进行了双手X线检查。

影像学表现

在左侧腕部(图1)发现一处偶发性骨病变。X线显示在桡骨远端干骺端可见一处偏心性膨胀性骨病变,紧邻关节面。未见皮质破坏的证据。该病变主要为毛玻璃样表现,可见部分残余骨小梁及内部硬化灶。其破坏前缘呈清晰的楔形溶骨性边界,未见边缘硬化。桡腕关节间隙得以保留。

进行了MRI检查(图2),显示病变信号不均匀:在PD及T2加权序列上信号增强,而在T1加权序列上信号减低,可见与黄骨髓混杂的灶性区域。

该病变被误诊为骨巨细胞瘤,患者因此接受手术。病理学研究显示了典型的Paget病的改变(见图3)。可见多个多核破骨细胞巨细胞和成骨细胞,导致骨同时发生吸收和形成。

病情讨论

该疾病以最早于1877年将其描述为“变形性骨炎”的詹姆斯·佩吉特爵士(Sir James Paget)命名 [1]。它是一种常见疾病,通常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 [2]。

20%的患者在确诊时无症状 [3]。

对于佩吉特病已描述了三个可同时存在的连续阶段。第一阶段是骨溶解期,其中破骨细胞被激活,导致骨吸收。第二阶段是混合型骨溶解和骨生成(活跃期),对应于成骨细胞在破骨细胞骨吸收后的反应性骨形成。第三阶段是骨硬化期,此时成骨细胞活性下降 [4]。

在病理解剖学方面,这会导致增厚并紊乱的骨小梁,它们形成马赛克样图案,并在增厚的骨小梁上可见特征性的碱性骨质水泥线。在活跃期,正常的黄色骨髓被纤维血管组织所取代 [3]。

该病最常累及中轴骨骼,其中骨盆、脊柱和颅骨最为常见 [3]。

在长骨中,骨溶解期占主导地位 [2]。在放射学表现上,这种骨病灶具有明确的楔形骨溶解先导缘,没有边缘硬化,其代表了骨溶解期。这个先导缘类似于火焰或草叶,这在肿瘤中并不常见。骨溶解期几乎总是始于骨骺的软骨下骨,并以大约每年1厘米的速度向干骺端和干骺区推进。在骨溶解先导缘之后,混合型骨溶解和骨生成期病变会出现紊乱的模式。皮质骨增厚和骨小梁增厚伴随骨膨大在这种情况下是典型的。在其他病例中(如本例所示),可能出现朦胧的磨玻璃样或“冲洗样”改变,伴随骨小梁的消失 [2]。在骨骺或干骺端可观察到内部局灶性硬化区,而骨溶解期向干骺区延伸。

MRI表现取决于病变所处阶段以及相应的组织学成分 [3]。在从骨溶解期到早期活跃期时,病变信号不均匀,通常混杂保留的黄色(脂肪)骨髓,这有助于排除恶性转化。

如同在本例中,佩吉特病可能在患者无症状时意外被发现。因此,熟悉其典型的放射学表现对于避免误诊至关重要。放射科医师在对具有明确骨溶解缘的骨骺或干骺端骨病变进行鉴别诊断时,应将佩吉特病纳入考虑范围。

鉴别诊断列表

远端桡骨的佩吉特病
巨细胞瘤
转移
浆细胞瘤或多发性骨髓瘤
纤维异常增殖症
骨内腱鞘囊肿
褐色瘤
透明细胞型软骨肉瘤

最终诊断

桡骨远端的佩吉特病

图像分析

手部正位和斜位X线片

icon
手的前后位和斜位X线片

Paget病的典型组织学。混合性溶骨与成骨期。

icon
Paget病的典型组织学。混合溶骨与成骨期。

磁共振图像

icon
磁共振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