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性骨折的非怀疑原因

临床病例 18.07.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8岁,男
作者: Efrén Santana Medina1, Luisa Nieto Morales2, Daniel Eiroa2, Adán Bello Báez2, Víctor Vázquez Sánchez2, Olga Suárez Cabrera1, Carmen Tatiana Marrero Pulido1.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8岁男性患者,因轻微外伤后出现右足和踝部疼痛。进行X线检查后,未发现任何明显异常。疼痛持续一周且对镇痛药无缓解,怀疑踝关节扭伤,因此进行了MRI检查。

影像学表现

右踝关节:
可见踝关节、后足及跖骨存在斑片状骨质水肿,并伴有前外侧隐窝积液扩张。未见软组织水肿。
上述发现与累及远端胫骨、距骨穹顶及跟骨后结节的软骨下低信号线样病变有关。同时可见远端胫骨骺板的高信号强度,符合水肿性改变。

左踝关节:
可见距骨弥漫性骨质水肿,其颈部更为显著。另观察到跟骨及远端胫骨周边轻微斑片状信号改变,与水肿一致。未见明显关节积液。

病情讨论

骨质不足性骨折是一种应力性骨折的亚型,通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背景下,因此在老年女性中更常见。[3] 然而,任何削弱骨结构的过程都可能成为导致骨质不足性骨折的风险因素。最常见的部位位于中轴骨骼:椎骨、骶骨、股骨近端等。[6]
在成人中,骨密度(BMD)下降7%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可增加至50%相关。[5]
在接受抗癫痫药(特别是丙戊酸)治疗的儿童中,与对照组相比,其骨密度可下降多达10%。因此,当评估正在接受丙戊酸治疗并出现骨或关节疼痛的儿童时,必须考虑骨质不足性骨折的可能性,这种骨折在普通X线片中可能表现不明显或无法检测到。
慢性疾病和某些治疗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在癫痫患者中,活动受限和药物治疗共同成为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苯妥英和苯巴比妥已被证实与佝偻病相关,丙戊酸和卡马西平导致骨密度下降的副作用也在90年代被报道。[1, 2]

骨质不足性骨折的典型表现是轻微或无创伤情况下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6]

常规放射学检查对诊断无太大帮助,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病变早期表现正常。如果在症状发生数月后进行检查,干骺端和骨骺可能出现骨硬化和皮质增厚,同时可见骨膜反应,伴或不伴骨痂形成。[6] 磁共振成像(MRI)与骨扫描是早期诊断最敏感的检测手段,MRI拥有更高的特异性,不仅可准确定位解剖部位,还可排除其他诊断,如肿瘤和感染。[4, 6]
MRI的特征性表现为:在T1加权序列上骨髓信号降低,而在对液体敏感的序列(T2和PD)上则显示高信号,并可延伸至邻近软组织。应用基于钆的对比剂后,可见增强。骨扫描可显示骨折部位显著的同位素聚集。[4, 6]

总结提示:对于正在接受丙戊酸治疗并出现特异性骨痛的儿科患者,进行MRI检查对于诊断骨质不足性骨折至关重要。

鉴别诊断列表

丙戊酸相关的骨质不足性骨折。
骨质不足性骨折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最终诊断

与丙戊酸相关的不足性骨折

图像分析

轴向快速自旋回波T2序列

icon
轴位快速自旋回波 T2 加权成像

右踝 - 矢状面

icon
右踝 - 矢状面
icon
右踝 - 矢状面

左踝 - 矢状面

icon
左踝 - 矢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