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侧肥大的小关节伴椎管及椎间孔狭窄

临床病例 17.10.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2岁,女性
作者: Albertz-Arevalo N, Elia-Martinez I, Delgado-Moraleda JJ, Ochoa-Santiago YM, Montoya-Filardi A, Muñoz-Nuñez C.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42岁女性因持续3天的背部和下肢近端疼痛前往急诊科就诊。症状包括步态不稳、足部感觉异常以及排尿困难。体格检查证实双下肢肌力下降,并发现震动觉不对称。

影像学表现

初步背椎前后位放射检查显示左侧T9/10小面关节肥大。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发现左侧T10小面关节的上关节突存在骨质过度增生,且T9的下关节突出现继发性骨质重塑。因此在髓管内形成显著的压迫并向左侧椎间孔延伸,导致椎间孔及椎管单侧狭窄。
胸椎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硬脊膜外囊左侧出现低信号,累及T9/10水平的小面关节,并对脊髓造成严重压迫。
随后进行了半椎板切除及病变切除术,病理结果证实了上述发现。

病情讨论

颈椎和腰椎小关节肥大伴随多节段性脊柱退变十分常见。然而,这些在胸椎出现的孤立改变并不常见 [1, 2]。同样,与颈椎和腰椎的情况不同,胸椎后方结构的肥大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情况 [3]。
基于其病因推测,这种骨生成可能是异常的,而非退变性改变,因为它发生在相对年轻且无退行性改变证据的患者身上 [2]。另有学者认为,小关节肥大与先天性异常或发育性发育不良有关 [4]。还有观点提出,这可能是旧时轻微外伤导致的骨化性肌炎及假关节形成 [5]。
后方结构导致脊髓受压的最常见原因包括黄韧带骨化、腰椎双侧小关节肥大以及椎板弓增厚 [6]。
正常后方结构骨化性肥大导致压迫症状的情况十分罕见 [2],然而,在鉴别诊断中我们仍需考虑到它。目前仅有少数胸椎小关节肥大导致压迫症状的病例报告。Deogaonkar曾报道了一例由增厚椎板引起的单侧胸椎管狭窄从而导致脊髓压迫的病例,以及另一例位于两节胸椎椎体之间椎间盘水平处的椎板增厚病例 [7]。
在鉴别诊断中,还应包括所有能引起胸椎节段脊髓受压的病因,其中需要评估是否存在创伤、血肿、脓肿、椎间盘突出、骨及神经肿瘤、转移瘤等。
诊断的关键在于恰当的临床病史与正确的影像学检查序列。
常规X线在怀疑诊断中可提供一定线索,但CT可为骨质病变提供最终且精确的诊断。当存在脊髓与软组织受累嫌疑时,MRI应尽快进行。
治疗方案取决于脊髓受压程度及其临床表现,可能从保守治疗到手术治疗不等。在我们这例中,由于小关节及脊柱受累严重,手术治疗势在必行。因此进行了半椎板切除术和切除术,病理学证实了临床和影像学的发现。
综上所述,胸椎小关节肥大是一种罕见且病因存在争议的病理实体,我们需加以识别,从而提供最佳且最恰当的治疗选择。

鉴别诊断列表

背侧肥大的小关节伴椎管和椎间孔狭窄
黄韧带骨化
椎间盘突出
神经肿瘤及转移
成骨细胞瘤

最终诊断

背侧肥厚的小面关节伴椎管及椎间孔狭窄

图像分析

胸腰椎X线检查

icon
胸腰椎X线检查

胸椎X线检查

icon
胸椎X线检查

胸椎磁共振成像

icon
胸椎核磁共振成像

胸椎核磁共振成像

icon
胸椎核磁共振

脊柱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

icon
脊柱 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

胸椎组织学标本

icon
胸椎组织学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