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9岁的男性到放射科就诊,主诉下腰痛 已持续4个月,未放射至腿部。无创伤史。
数字放射检查显示左侧髂骨翼密度增高(图1)。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放射检查的同一周进行,确认左侧髂骨硬化。可见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及邻近软组织中骨样基质的形成,并向骶髂关节(SIJ)扩展(图2)。
在磁共振成像(MRI)上,左侧髂骨骨髓在T1和T2加权像(WI)上呈低信号。在脂肪抑制(FS)T2-WI、FS T1-WI 以及未行脂肪抑制的T1-WI可见较大的异质性软组织成分。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病变周缘存在弥散受限。 注射钆对比剂后,非矿化成分出现强化。可见跨关节累及骶髂关节(图3a、3b、3c、3d和3e)。开始进行新辅助化疗,随后进行了半骨盆切除术并部分切除骶骨。
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了成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骨肉瘤(OS)是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男性略多见。骨样基质的形成是其特征。OS通常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以膝关节为最常见部位。骨骺 侵犯 和关节 受累 常见 [1]。
髂骨的原发性受累 并不常见。位于骶髂关节(SIJ)附近的肿瘤需要对其与 关节,因为 这对外科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进行精确评估。通常情况下,关节的滑膜部分构成一道屏障,肿瘤更倾向于经关节的韧带部分扩散 [2]。然而,像OS这样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偶尔也会穿过滑膜。
非特异性疼痛和局部肿胀通常是OS最初的临床表现,也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
放射检查是首选的初步影像学手段。通常,骨样基质的生成足以在影像上显示出云雾状虫蚀样的致密区。皮质破坏常见,并常可见软组织延伸以及侵袭性骨膜反应,如Codman三角、洋葱皮样和放射状(“日光放射状”),在长骨的X线片上容易观察到,但在解剖结构复杂且易有重叠的中轴骨骼部位则不易发现 [1]。CT在这些部位的检出和特征分析中可能具有补充作用。
MRI 在局部分期、评估软组织延伸及关节累及方面至关重要。T1加权成像(T1-WI)是评估肿瘤范围最准确的序列,而T2加权成像(T2-WI)往往会高估肿瘤范围 [3]。骨样基质在T1-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DWI可以补充常规T1和T2加权成像,帮助早期检测,充分评估肿瘤范围并在治疗后进行随访。注射钆对比剂后,实性成分会增强。
最终诊断需要组织学检查。根据占主导地位的基质类型可将骨肉瘤分为不同的组织学亚型。有时骨样基质非常微弱或肉眼不可见,这会使鉴别诊断非常困难 [2,4]。
在与尤文肉瘤的鉴别诊断中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后者在骨盆区比骨肉瘤更常见。尤文肉瘤通常表现为更大的软组织成分,并缺乏骨样基质,尽管可能出现反应性骨形成,这有时给组织学鉴别带来挑战 [4]。
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化疗。如果有条件进行保肢手术,则先行新辅助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然后再进行手术 [3]。
已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用于发表。
骨肉瘤
基于提供的X线、CT及MRI图像,可见患者右侧髂骨区存在病灶,表现为:
结合患者年龄(29岁)、症状(持续性腰背部疼痛4个月,无明显外伤史)及影像学表现,可能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包括:
基于影像学所见(骨样基质形成、骨质破坏及软组织侵犯)及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该病灶最可能的最终诊断为:
骨肉瘤(Osteosarcoma)。
如尚未获得病理确诊,应进行进一步的活检或与骨肿瘤专科讨论后再行确诊。
针对骨肉瘤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
本报告仅基于所提供的影像及相关信息进行学术性和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正规就诊或持证医生的诊疗意见。若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即时寻求专业医疗服务。
骨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