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高度钙化的滑膜肉瘤病例

临床病例 14.12.2016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48岁,男性
作者: Joao Araujo, Carlos Macedo, Joao Oliveira, Joao Amorim, Joao Louro, Raquel Mai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我们报告了一例48岁男性的临床病例,他主诉足部有软组织肿块,已持续一年,伴有疼痛和肿胀。

影像学表现

我们进行了X线检查,发现足底部存在一个高度钙化的病变(图1)。
骨显像显示放射性示踪剂摄取增加(图2)。
CT显示一个异质性的软组织肿块,伴有增强区域以及钙化(图3和图4)。
T1加权MRI图像显示一个明显异质性的软组织肿块(图5),而T2加权图像显示高信号区域(图6)。在MRI静脉对比增强检查中可见明显的异质性强化(图7)。
在CT引导下对钙化程度较高的部分进行了活检(图8)。

病情讨论

滑膜肉瘤是一种侵袭性软组织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于15-40岁之间[1]。其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似[2],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0%[3]。
它似乎并非源自滑膜。事实上,它具有上皮标志,且只有少数病例起源于关节内部,多数则位于关节附近[4]。虽然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下肢,尤其在腘窝区域发病率较高。

它通常表现为患者可触及的肿块。大多数情况下,病程缓慢且生长速度较慢。然而,它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相当高,主要转移至肺部[2]。

X线、CT和超声在评估此类病变时可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它们对检测出现在30%病例中的钙化非常准确[5]。在罕见情况下,如我们报道的病例中,钙化可表现为大面积的骨样矿化[5]。约11-20%的患者存在骨质破坏或骨膜反应[1],可通过CT和X线发现。然而,MRI不仅在诊断方面是金标准,同时也可用于术前规划。
在MRI上,该病灶可表现为不均质的肿块,这主要是由出血、坏死、钙化及纤维组织所致。
注射对比剂后,病灶通常会出现强化[1],这在CT和MRI上均可进行评估。
活检能够明确诊断。针对较表浅软组织部分的活检最初采用超声引导,但由于病理结果不确定,随后我们在CT引导下对钙化程度更高的部分进行了活检。

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金标准治疗方法。然而,如果无法获得干净的切缘,则应考虑进行截肢[1]。辅助治疗在此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出现转移或残余病灶,应考虑化疗;而放疗可在两种情况下发挥作用:手术前,当预计无法获得阴性切缘时;或手术后,当切缘呈阳性时[1]。

鉴别诊断列表

滑膜肉瘤
纤维肉瘤
上皮样肉瘤
骨肉瘤

最终诊断

滑膜肉瘤

图像分析

X线斜位、正位和侧位

icon
X线斜位、正位和侧位
icon
X射线斜位、正位和侧位

轴向CT

icon
轴向CT
icon
轴向CT

冠状面CT

icon
冠状位CT

核磁共振 T1 加权自旋回波

icon
磁共振成像 T1加权自旋回波

核磁共振成像 T2 自旋回波序列

icon
磁共振成像 T2 加权自旋回波

T1 SE脂肪抑制对比增强

icon
T1 SE脂肪抑制对比增强

骨显像

icon
骨显像

在 CT 引导下进行活检

icon
CT引导下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