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内积气:气性骨髓炎

临床病例 23.01.201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6岁,女性
作者: Dayananda Sagar G, Rajesh Lavakumar, Sunita Gopalan, Vidhya Rani R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患有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女性患者因发热和神志改变就诊。由于怀疑泌尿道败血症,进行平扫CT检查,结果显示了一个偶然发现。住院期间,她的病情持续恶化。血培养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感染。她在违背医嘱的情况下出院,此后失去随访。

影像学表现

平扫CT显示在右侧耻骨、耻骨联合以及邻近的耻骨肌内存在多个气体囊腔。影像学结果与右侧耻骨的气性骨髓炎相一致。

病情讨论

在骨骼与空气无直接接触(如开放性骨折或近期手术)的情况下出现骨内气体,是气肿性骨髓炎的典型征象 [1, 2]。
Ram等人于1981年首次将骨内气体描述为骨髓炎的新征象 [3]。截至2012年,文献中记录了大约25例气肿性骨髓炎 [4],随后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病例报告。该病是一种罕见形式的骨髓炎,具有潜在的生命危险,及早诊断对于患者管理至关重要。
Luey及其同事在对25例病例报告的广泛回顾中指出,该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1岁,男女患病无明显差异 [4]。糖尿病或恶性肿瘤等潜在合并症是强烈的易感因素。大多数感染经血行传播 [4]。然而,也有少数气肿性骨髓炎病例是由腹腔源、腹部或脊柱手术、或软组织感染扩散而来 [4, 5]。该感染可为单一病原体或多种病原体感染,最常分离到的病原体通常是厌氧菌或肠杆菌科成员 [4]。
影像学上,气肿性骨髓炎的特点是骨内及相邻软组织内出现气体泡。晚期病例可能出现骨内或软组织脓肿。这些表现尤其在早期阶段,平片检查可能难以发现。CT对于检测早期感染迹象如气体具有极佳的敏感性,而MRI则有助于更好地显示骨髓信号异常和软组织改变。
在影像学上需要与真空现象进行重要的鉴别,该真空现象多见于脊柱退行性病变,较少见于骨坏死、椎体塌陷或恶性肿瘤。进行区分至关重要,因为气肿性骨髓炎最常累及椎体,其次是骨盆和下肢骨骼 [4]。Feng等人描述了一些可将脊柱真空现象与感染性气体区分的特征 [6]。在非感染性情况下,气体分布呈线状、边界清晰、带状或三角形,而在感染性情况下,气体分布不均匀、呈泡沫状,并可向邻近软组织延伸 [6]。另一方面,在四肢骨骼中出现骨内气体则是气肿性骨髓炎的典型征象。
气肿性骨髓炎与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尤其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明显。骨内气体的存在是一个危险信号,报告放射科医师必须及时识别,以便尽早进行手术或抗菌治疗。

鉴别诊断列表

右耻骨气性骨髓炎
1. 真空现象
2. 骨内气囊
3. 骨坏死

最终诊断

右耻骨气性骨髓炎

图像分析

骨盆平扫CT轴状、冠状和斜位重建图像

icon
骨盆的平扫CT轴向、冠状面和斜面重建图像
icon
骨盆平扫 CT 轴向、冠状及斜位重建图像
icon
骨盆平扫CT的轴向、冠状和斜位重建图像

骨盆平扫CT轴位及冠状位图像

icon
骨盆平扫 CT 轴位和冠状位图像
icon
骨盆平扫CT轴向和冠状位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