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5岁男孩因性早熟、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催乳素血症以及头部大且不对称而就诊于儿科医生。
检查发现皮肤上主要位于背部(图1)和左侧臀部的“咖啡牛奶斑”。
常规放射摄影(CR)显示双侧股骨(图2、3)、左肱骨(图4)、右胫骨和右距骨(图5、6)存在多发性骨病变,呈毛玻璃样改变。骨显像显示在中轴骨和附肢骨中出现多灶性放射性示踪剂摄取,提示活跃的成骨活动(图7)。
磁共振成像(MRI)显示颅盖骨和面骨不对称性膨大,并伴有显著的骨增厚。病变在所有脉冲序列上主要表现为信号偏低、轻度不均匀(图8、9、10)。脑部正常(图8、9)。眶腔较小(图10)。但未见视神经受压(图10)。
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结果的综合考虑,诊断为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
MAS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典型三联征包括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FD)、皮肤色素沉着(牛奶咖啡斑)和内分泌紊乱 [1]。性腺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缺陷,导致性早熟和阴道出血。然而,也有报道库欣综合征、垂体腺瘤和甲亢 [2]。MAS的发生是由于GNAS1基因在合子后期出现散发或体细胞突变而被激活,导致不同的临床表现 [3]。受影响的儿童通常表现为骨骼畸形和身材矮小,主要由骨骺过早闭合所致。
FD是一种类似肿瘤的骨病。从组织学上看,它相当于幼稚骨骼结构,具有细小的骨小梁和间杂的纤维基质 [4]。这使得骨骼更容易发生微骨折、重复改建和随之而来的变形 [5]。与MAS相关的FD通常累及多块骨骼,更容易出现骨折、骨骼畸形或肢体长度不一致等并发症。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股骨、胫骨、骨盆、颅骨和肋骨。FD的影像学表现可能从完全透亮性病灶、硬化边界的透亮性病灶,到具有毛玻璃样基质外观的病灶不等。如果病情进展,因多次骨折和反复重塑,近端股骨(髋内翻)可出现弯曲,形成所谓的牧羊人手杖畸形 [4, 6]。
常规X线(CR)通常足以做出可靠诊断。
骨显像可能显示受累骨骼的成骨活性增高,对于评估病变多灶性非常有用。
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通常不是必须的,但可用于评估FD的确切范围以及在面骨、颅底和中轴骨等复杂解剖结构处对邻近结构的潜在压迫。然而,由于辐射剂量高,应谨慎考虑CT的使用。
特别是在儿科人群中,MRI是评估颅骨病变范围的首选技术。骨膨胀可能导致对邻近结构的压迫,如视神经,造成视力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对受累骨骼进行截骨术。
骨病灶的恶性转化罕见。
Paget病在影像学上可能表现相似,但多见于年长患者。FD与肌内黏液瘤的关联被称为Mazabraud综合征。
与麦库恩-奥尔布赖特综合征相关的多骨性纤维发育不良
1. 骨骼X线及骨扫描:可见多发性骨质改变,主要表现为如下特征:
2. 皮肤检查:后背及左侧臀部可见“咖啡牛奶斑”,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晰。
3. 头部MRI:可见垂体增大,提示垂体功能亢进并与临床所见的高泌乳素血症相吻合;脑实质结构整体形态可,但头围偏大。
4. 其他:临床上检测到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男性青春期提前表现(性早熟)。
根据病史、体检与影像学特征,提出以下潜在诊断:
结合患者的年龄、性早熟及内分泌功能亢进表现(甲亢、高泌乳素血症)、多发性纤维性骨发育异常影像学改变,以及皮肤“咖啡牛奶斑”,最可能的诊断为:
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
诊断依据:
如需更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和遗传学特点,可行基因检测(GNAS1突变)或骨活检,但本病例依据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已相对典型。
1. 内分泌治疗:
2. 骨骼病变处理:
3. 康复与运动指导: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医学参考,不能替代临床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若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及时咨询专科医生。
与麦库恩-奥尔布赖特综合征相关的多骨性纤维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