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岁女童因右腿被蹦床弹簧夹住后出现右大腿疼痛和肿胀来就诊。患者报告剧烈疼痛,并无法在受伤的右下肢上负重。
右侧股骨正位(AP)X线检查显示股骨远端外侧骺线间距增大,并未累及干骺端或骺端。(图1) 随后进行了T1和T2加权磁共振成像(MRI)及脂肪抑制序列检查。进一步成像显示,在矢状位图像上,股骨远端骺线信号增高,并伴随干骺端及邻近骺端水肿。于邻近软组织中亦可见液体聚集,可能与骨膜/关节囊损伤有关。(图2)未发现局灶性关节软骨或韧带损伤。 其他发现包括在股骨远端骺线后外侧可见明显的低信号区;冠状位图像上在后外侧可见局部骨膜连续性中断。(图3,4)轴向MRI显示后外侧关节周围损伤,并进一步证实有骨膜嵌入股骨骺线内。(图5,6)
背景:骨膜嵌顿是指在骨骺骨折线内出现骨膜嵌入的情况。该损伤机制被认为与内翻应力、外翻应力或过伸应力有关,这些应力导致在骨质牵拉一侧的骨膜撕裂,从而使骨膜瓣嵌入到骨折的骨骺处[1]。骨膜嵌顿是骨骺骨折中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因为它可造成骨性桥接并导致生长停止[2]。据报道,在远端股骨骨骺骨折中整体生长停止的发生率为40%,并且在高能量损伤以及Salter-Harris分型等级越高的病例中更容易出现生长停止[3]。在难以检测到骨骺骨折的情况下,尤其是Salter-Harris 1型和5型[4],以及当骨骺间隙持续扩大 >3 mm 提示可能存在骨膜嵌顿时[5],建议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临床观点:有作者指出,由于骨膜嵌顿与生长障碍相关,在骨膜嵌顿的病例中需要行切开复位[6]。也有作者报告称,即使通过手术去除被嵌顿的骨膜并解剖复位,依然可在术后出现远端股骨的生长停止[7],这突显了手术复位在预防生长停止方面的局限性。
结果:在最初评估和诊断时,决定采用长腿石膏保守治疗。患者在2周、6周和11周时进行骨科随访。每次随访时均未见放射学或临床证据提示生长停止。患者在第6周时拆除长腿石膏,并使用膝关节制动器,嘱其在可耐受范围内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及负重。到第11周时,患者已完全停止使用膝关节制动器,并表现出完全无痛的关节活动度,同时恢复了全负重活动,无疼痛或活动限制。在第25周的初级保健随访中,患者被观察到继续正常的生长与发育,尽管这未在影像学上得到再次证实。
主要提示:在存在Salter型骨骺骨折风险的情况下,MRI可能是必要的,以确认骨折并检测其他可能有害的软组织并发症,如骨膜嵌顿。对于远端股骨存在骨膜嵌顿的骨骺骨折,在密切的临床随访以确保骨骺正常愈合和生长的前提下,可能可以采用保守治疗。
远端股骨骺I型Salter骨折伴骨膜嵌顿
在本例中,患者右股骨远端X线及MRI检查均提示髓内信号改变及生长板(骺板)部位可见裂隙,部分存在变形和信号异常。具体表现如下:
结合患者年龄、外伤机制(弹簧床致右股骨远端外伤)、影像学表现(生长板断裂线及骨膜嵌顿征象)以及后续随访结果,最可能的诊断为:右股骨远端Salter-Harris I型骨折(骺板骨折)合并骨膜嵌顿。
在确认诊断和综合考量后,本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说明对于相对稳定且未严重移位的Salter-Harris I型骨折合并骨膜嵌顿,在谨慎评估的前提下可尝试保守治疗并密切随访。具体建议如下:
整个康复过程需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和生长发育特点,遵循FITT-VP原则(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类型Type、进度Progression、体量Volume),在安全范围内逐步加大训练负荷,并保持对关节功能、骨骼生长的长程随访。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为基于现有影像及病例信息所作的参考性医学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及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如有进一步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务必及时就医并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
远端股骨骺I型Salter骨折伴骨膜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