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无菌性松动的髋臼“满月征”

临床病例 10.07.2024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4岁,女性
作者: Thomas Saliba, Sanjiva Pather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64岁女性,4个月来出现右髋和臀部疼痛,放射至膝关节。患者于5个月前接受了右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她描述髋关节有“移动”的感觉。近期无外伤史。

影像学表现

X射线

圆形高密度影像,类似满月,代表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臼组件,它已经在髋臼内发生移位。未见假体周围骨折或透亮区(图1)。

CT扫描

松动的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组件在矢状面旋转了90度,位于髋臼的后方,因此可见正视图,呈现出“满月”状,这与正确定位时通常可见的“半月”状不同(图2、3、4)。

病情讨论

背景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常见手术,每年约有10万例,且数量仍在增长[1]。 髋关节假体的无菌性松动被定义为“初始固定不足、随时间推移机械性固定丧失或由于植入物周围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所导致的生物学固定丧失”,可能需要翻修手术[1]。然而,这是一种相对罕见的情况,发生率在最初18个月为2%,随后每年为1%[2,3]。像松动这样的问题使用X线难以诊断,通常需要使用CT等其他成像方式来辅助判断[1]。

影像学视角

本例患者因疑似髋关节积液,被急诊科转诊至放射科做超声引导下髋关节穿刺。尝试穿刺后未抽出液体,但对髋臼碎片高度怀疑,于是进行了后续CT检查。

在本例中,成像要点是呈圆形“满月”外观的髋臼部件,在髋关节正位X线片上正面可见。出现这种外观是因为髋臼部件是一个凹面的半球体,在X线机的正前/正后方向被完整看到,因此呈现完整的球形。如果这半球凹面并未正对或完全背对X线机,那么成像就会呈现非球形的、肉眼可见的椭圆形。通常,人们期望看到“半月”外观的髋臼部件,表示它在髋臼内的旋转位置正确,能够正确容纳股骨假体的头部。如果仍有疑问,可通过CT扫描来评估髋臼部件的位置[1]。X线是初步筛查方法,应在术后首先进行站立位拍摄,一旦患者能够站立时再拍摄,而不是在术后立即拍片,因为那时对并发症的筛查无效[1]。 标准体位包括负重正位片以及侧位片[4]。该患者在假体松动发生前一年拍摄的X线片(图6和图7)显示结果正常。尽管X线能够检测到大多数形式的假体失败,但如果X线结果不明确,其他成像方式也可提供帮助[1]。 CT扫描可用于检测X线上可能被忽视的细微透亮区,并能更好地评估假体部件的布局,就如本例所示,我们可以明确显示髋臼部件的错位[1]。 此外,PET-CT也可用于鉴别假体松动是感染性还是无菌性[1]。

结局

在髋关节假体失效的病例中,成像对于确定失效类型非常重要,从而指导治疗。一旦确诊髋臼部件移位,患者应进行翻修手术以更换髋关节假体,如同本例患者的情况[5]。

关键信息 / 教学要点

“满月”征应引起对髋关节假体髋臼部件位置错误的警惕,并应进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以确认诊断。

在整个手稿及相关文件中,所有患者信息均已完全匿名化。

鉴别诊断列表

髋臼骨折
髋关节假体骨折
由于患者拍片时体位不正导致的伪影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松动并移位的髋臼组件

最终诊断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组件松动并移位

图像分析

(未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右髋关节前后位 X 光片显示,在髋臼组件所在位置出现了一个完全球形形态,提示髋臼组件已偏离其正常位置。由于髋臼组件的重叠影像部分位于骨盆内,提示存在一定程度的突出。

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髋关节的轴向平扫 CT 显示髋臼组件朝前。扫描还证实了髋臼组件突出的疑虑。

没有可供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右髋关节的矢状位无对比 CT 扫描显示,髋臼组件朝前方而并未覆盖假体股骨头的上方。

未检测到可供翻译的英语内容。

icon
右髋关节正位三维 VRT 重建图(红色为假体材料),显示髋臼组件朝向前方。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右髋矢状面3D VRT重建图像(红色部分为假体材料)显示髂臼组件朝向前方,而非覆盖在假体股骨头的上方。

(无翻译内容)

icon
患者在松动发生前一年拍摄的右髋关节前后位 X 线片,显示了一个正常髋关节影像的示例。叠加在髋臼组件上的黑色半圆突出了大约的“半月”形外观。

抱歉,我没有检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文本内容。

icon
松动发生前一年患者右髋关节的侧位X线片,显示出了髋关节X线片的正常示例。叠加在髋臼组件上的黑色半圆形突出显示了近似的“半月形”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