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出现假性盆腔淋巴结肿大。坐骨神经的低度恶性神经鞘瘤。

临床病例 15.09.201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4 岁,男性
作者: Pesquera Muñoz A.S., Cervera Miguel J.I., Nersesyan N., Sanchís García J.M., Gil Viana R., Campos Hervás S., Pomares Pomares J.J.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4岁男性患者,患有晚期前列腺癌,正在接受激素治疗。现要求进行首次CT检查。

影像学表现

在增强CT上,可见一个与转移性淋巴结病相符的盆腔肿块。然而,从图像上看,该肿块似乎与左侧坐骨神经紧密接触,并且其外侧端呈渐尖状(图1)。

为了完成检查,进行了MRI扫描。在不同平面的T1-WI和T2-WI(图2a、b、c、d)上,可见一个起源于左侧坐骨神经的大型肿块,位于小坐骨孔水平。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病灶呈轻度梭形,并带有渐尖端。在T2-WI上,肿块内部可见中心和圆形高信号区,可能与囊性及坏死性改变有关。在应用钆增强的T1-WI脂肪抑制序列(图2e)上,肿块呈显著对比增强,唯独在中心坏死区无增强。

最终,在CT引导下使用18-G穿刺针进行了活检(图3),并将样本送往病理学检查。

病情讨论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是起源于神经鞘的未分化肿瘤。之所以倾向于这样称呼它们,是因为通常并不清楚它们源自哪种细胞系(施万细胞瘤、神经纤维瘤……)[1]。这些肿瘤最常见于四肢(52%),其次是躯干(25%),以及头颈部(22%)[2].

它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主要影响20-50岁的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其中大多数(50%)与I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约40%为散发性。另外,剩余10%的肿瘤与既往放射治疗相关,潜伏期可超过10年。[1,3]
这些肿瘤在普通人群中极其罕见(发病率< 0.001%),因此通常并未被纳入腰痛的鉴别诊断之中[5]。因此,在所报告的病例中,CT复查时最初诊断为一名前列腺癌晚期患者的转移性淋巴结,该患者最初也并无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情况下,坐骨神经恶性鞘瘤患者的首发症状是疼痛[4].

MRI是评估这些肿瘤(无论良性或恶性)的首选方法。诊断的关键在于识别一个梭形肿块,其呈锥形端并起源于已知的外周神经。另一个诊断要点是在T1-WI影像上观察受支配肌肉的脂肪萎缩[1].

遗憾的是,MRI无法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然而,仍有一些征象提示恶性:Wasa等人发现,在T2-WI上可见明显高信号的中心区域,以及使用钆对比剂后出现强烈且结节状的强化而中心无强化,提示肿瘤内部存在囊性-坏死性改变。同样,较大的肿块(> 50 mm,如本例)也提示恶性,并且可伴随病灶周围水肿。相反,轮廓清晰并不能排除恶性。不管怎样,如果存在任何临床或影像学特征提示恶性,应进行精心设计的活检以确认诊断[1, 6].

基本治疗是行广泛边界的根治性手术。不幸的是,这种肿瘤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倾向(主要转移至肺)。某些因素预示更差的预后,包括:肿瘤大小> 100 mm、既往射线照射史以及肿瘤坏死> 25%。[5]

鉴别诊断列表

坐骨神经低度恶性鞘膜瘤
转移性淋巴结病变
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

最终诊断

坐骨神经低度恶性神经鞘肿瘤

图像分析

图1. 肿瘤学CT复查

icon
图1. 肿瘤学CT复查。

图2. 骨盆MRI序列。

icon
图2. 盆腔MRI序列
icon
图2. 骨盆MRI序列。
icon
图2. 骨盆MRI序列
icon
图 2. 骨盆 MRI 序列。
icon
图2. 骨盆MRI序列

图3. CT引导下活检

icon
图3. CT引导下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