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结节性筋膜炎,表现类似腕管综合征

临床病例 02.11.201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0岁,女性
作者: P.Hernandez Mateo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0岁的患者因怀疑腕管综合征而接受了MRI检查。报告显示,正中神经和屈肌支持带处出现了软组织肿块。

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显示在手掌侧包绕屈肌腱的低回声病灶,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血供丰富(图1)。
进行MRI检查后发现一个圆形病灶,包绕手部屈肌腱及正中神经。在T1加权像上,其信号较肌肉略高(图2),在T2脂肪抑制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图2)。注射钆剂后,病灶出现明显的周边强化(图4和图5),可能与病灶中心的黏液样成分有关。所有这些发现提示软组织肿瘤或类似肿瘤的病变,因此建议进行活检。

病情讨论

结节性筋膜炎是最常见的纤维组织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其通常发生于20-40岁的成人,最常见的部位是上肢,尤其是前臂的掌侧。该良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类肉瘤性纤维母细胞增生,其起源不明,可能代表创伤后继发的反应性病变;近年来,因染色体突变而被证实具有真正的肿瘤性质 [1-3].

结节性筋膜炎的病理诊断可能具有挑战性,因为这些病变具有丰富的细胞密度、高度的有丝分裂活性以及快速的生长速度,易于模拟软组织肉瘤等侵袭性肿瘤 [1, 3, 4]。从组织学上,根据病变主要的组织学特征,可以将其分为黏液样、细胞型或纤维型。

根据病变部位,可将结节性筋膜炎分为皮下型、肌内型或筋膜型三种亚型。结节性筋膜炎最常见的部位在皮下区域,通常是筋膜性病变,具有边界清晰、易于活检或切除的特点。肌内型及部分筋膜型病变通常体积较大,位置更深,边界较不清晰,表现出侵袭性外观,易被误认为软组织恶性肿瘤 [1, 3, 4]。

由于结节性筋膜炎可表现出各种组织学特征,其在MRI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但通常在T1加权像上与骨骼肌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则较脂肪组织呈高信号。
如果病变以纤维成分为主,则在所有MRI序列中可能表现为低信号。增强后序列通常显示弥散性强化,但对于具有黏液基质或中心含液成分的病变,也可能呈现边缘强化 [1, 3, 4].

手术几乎在所有病例中都能达到治愈效果,文献中仅有1%的复发率 [1, 3, 4]。退化和自发性消退被描述为该病的自然史 [3],也有报道提及结节性筋膜炎对类固醇注射的反应 [5]。

最后,本病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完全切除并重建。自手术以来未见复发。

鉴别诊断列表

筋膜性结节性筋膜炎
腹腔外硬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
纤维组织细胞瘤
软组织肉瘤

最终诊断

筋膜性结节性筋膜炎

图像分析

超声能量多普勒

icon
超声能量多普勒

轴向T1加权图像

icon
轴向T1加权图像

轴向 T2 脂肪抑制加权图像

icon
轴向T2脂肪抑制加权图像

冠状位T1脂肪抑制增强后

icon
冠状位 T1 脂肪抑制钆增强后

T1 矢状位脂肪抑制钆剂增强后

icon
T1 矢状位脂肪抑制对比后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