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5岁的男性患者,已知患有2型糖尿病,出现持续2周的耻骨疼痛加重。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均中度升高。
骨盆X线片显示耻骨联合间隙增宽及软骨下骨侵蚀(图1a和1b),随后在骨盆CT(图2a和2b)中得到证实。此外,CT还显示耻骨联合附近的内收肌和腹直肌出现软组织肿胀(图2c和2d)。骨盆MRI显示髂耻支的骨髓水肿(图3a和3b)。注射钆对比剂后,可见从耻骨联合沿内收肌及腹直肌双侧缘增强的环形积液(图3c、3d和3e)。内收肌处的积液形状犹如蝴蝶(图3a和3b)。
耻骨骨髓炎是耻骨及其关节处的一种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这是一种罕见疾病,占所有骨髓炎病例的不到 1% [1]。
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通常是由血源性播散而来,更少见的是由邻近感染灶的扩散所致 [2, 3]。这种疾病也被称为耻骨联合的化脓性关节炎,但“骨髓炎”这一术语更为准确,因为感染的主要部位是邻近关节的耻骨。感染最先从一侧耻骨开始,随后跨越关节波及对侧耻骨,类似于椎间盘炎的演变过程。
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盆腔侵入性操作、妊娠或分娩、股薄肌-内收肌腱病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存在的感染灶可通过血源性途径扩散 [1, 2]。
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缺乏特异性 [3]。患者通常主诉耻骨处疼痛逐渐加重,可放射至腹股沟、会阴、臀部或生殖器区域 [2]。由于髋关节活动会加重疼痛,患者可能出现痛性跛行 [1, 3]。炎症指标通常升高,但即使正常也不能排除诊断 [2]。血液中可能出现菌血症 [2]。
骨盆平片的敏感性较低,疾病早期可能表现正常 [1, 3]。当出现耻骨联合分离以及逐渐加重的骨质破坏时,最初会在一侧耻骨支出现,而后期则跨越关节 [3]。耻骨联合分离提示关节内可能有脓肿形成 [3]。CT 检查更为敏感,但其假阴性率仍有 10% [2]。MRI 是首选的成像检查,敏感性可接近 100% [2]。典型表现包括关节面不规则、软骨下骨破坏、耻骨支骨髓水肿、耻骨联合周围软组织水肿以及耻骨联合间隙增宽处的脓液 [1, 2]。注射钆对比剂后,可见受感染的耻骨及关节面强化。后期会出现软组织脓肿,其表现为边缘强化的液性集合。内收肌内的脓肿可能呈现特征性的“蝴蝶”形态 [1]。
耻骨骨髓炎的治疗包括长期静脉应用抗生素 [1]。若保守治疗失败,可考虑手术干预 [4, 5]。后续的影像学随访常被需要 [3]。
本例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顺利康复,随访期间未出现异常,无需手术治疗。
耻骨骨髓炎伴双侧髋关节内收肌及腹直肌脓肿
结合患者提供的骨盆X线、CT和MRI影像,可见耻骨联合区附近骨质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局部骨质密度下降以及软组织肿胀表现。双侧耻骨支靠近耻骨联合处的骨髓信号明显异常,部分影像提示在关节空间可见局部间隙增宽以及可疑脓液或液化灶。MRI增强扫描可见病变区域骨质及周围软组织呈强化,提示局部炎症或感染性改变。整体上影像学表现符合耻骨联合区感染性破坏的特点。
这是最主要考虑的诊断。患者有2型糖尿病史,局部耻骨联合出现影像学破坏及软组织肿胀,病程进展较快并伴随炎症指标升高,均支持感染性病变。该疾病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引起,经血行播散或邻近组织感染蔓延所致。
退行性改变一般会伴随耻骨联合处局部疼痛,但通常不会出现明显骨质破坏与软组织脓肿征象,且炎症指标通常不显著升高。与本例的急性表现不完全符合。
骨肿瘤或转移瘤有时可出现骨质破坏及疼痛,但通常影像可见与感染不尽相同的边界或包块,并且实验室会有针对性的肿瘤学指标。该患者炎症与感染表现更突出,故肿瘤可能性较低。
结合患者年龄、2型糖尿病病史、临床症状(耻骨区疼痛增多)、炎症指标中度升高,以及影像上明显的耻骨联合区骨质及软组织破坏,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
耻骨骨髓炎(感染性耻骨联合炎)。
1. 抗感染治疗: 首选经验性抗生素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调整。疗程一般较长,至少4~6周,必要时可延长至12周。治疗过程需密切监测炎症指标和影像学改变。
2. 手术干预: 当出现大量脓肿、保守治疗无效或骨破坏及疼痛明显加重时,可行手术清创引流或受累骨质切除。但对于早期感染或病变范围相对局限的患者,若对抗生素治疗敏感,常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良好疗效。
3. 康复与运动处方:
以减轻疼痛、控制感染为主,建议限制负重或减少耻骨联合区的过度活动。可行床上活动或轻度日常活动,避免长时间步行或过度负荷。
根据症状缓解情况逐渐恢复下肢核心肌群的轻度训练,如桥式运动、下肢抬高练习等,动作幅度小、强度轻,避免牵拉受累区域。
在症状明显好转、影像学提示炎症控制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负重活动量,如短距离平地行走、坐姿下的弹力带训练(加强大腿内收肌群、核心稳定性训练)。频率可安排每周3~5次,每次约20~30分钟,注意循序渐进。
随着功能的进一步恢复,慢速短距离跑步或交叉训练(如椭圆机、固定自行车)可逐步引入,持续巩固核心肌力及髋周围肌群。避免突然剧烈运动,注重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需定期随访复查影像以评估骨质及软组织情况;若患者骨质脆弱或心肺功能较差,应进一步个体化调适运动强度与方式,避免跌倒及过度疲劳。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基于现有的检查影像和临床信息作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对于任何诊断与治疗方案的最终决定,请务必咨询相关专科医生并结合实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耻骨骨髓炎伴双侧髋关节内收肌及腹直肌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