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骨髓炎伴双侧肌肉脓肿

临床病例 22.11.2017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55岁,男性
作者: Aliaksandr Anisau 1, 2Filip M. Vanhoenacker 1, 2, 3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55岁的男性患者,已知患有2型糖尿病,出现持续2周的耻骨疼痛加重。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均中度升高。

影像学表现

骨盆X线片显示耻骨联合间隙增宽及软骨下骨侵蚀(图1a和1b),随后在骨盆CT(图2a和2b)中得到证实。此外,CT还显示耻骨联合附近的内收肌和腹直肌出现软组织肿胀(图2c和2d)。骨盆MRI显示髂耻支的骨髓水肿(图3a和3b)。注射钆对比剂后,可见从耻骨联合沿内收肌及腹直肌双侧缘增强的环形积液(图3c、3d和3e)。内收肌处的积液形状犹如蝴蝶(图3a和3b)。

病情讨论

耻骨骨髓炎是耻骨及其关节处的一种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这是一种罕见疾病,占所有骨髓炎病例的不到 1% [1]。
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通常是由血源性播散而来,更少见的是由邻近感染灶的扩散所致 [2, 3]。这种疾病也被称为耻骨联合的化脓性关节炎,但“骨髓炎”这一术语更为准确,因为感染的主要部位是邻近关节的耻骨。感染最先从一侧耻骨开始,随后跨越关节波及对侧耻骨,类似于椎间盘炎的演变过程。
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盆腔侵入性操作、妊娠或分娩、股薄肌-内收肌腱病以及身体其他部位存在的感染灶可通过血源性途径扩散 [1, 2]。

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缺乏特异性 [3]。患者通常主诉耻骨处疼痛逐渐加重,可放射至腹股沟、会阴、臀部或生殖器区域 [2]。由于髋关节活动会加重疼痛,患者可能出现痛性跛行 [1, 3]。炎症指标通常升高,但即使正常也不能排除诊断 [2]。血液中可能出现菌血症 [2]。

骨盆平片的敏感性较低,疾病早期可能表现正常 [1, 3]。当出现耻骨联合分离以及逐渐加重的骨质破坏时,最初会在一侧耻骨支出现,而后期则跨越关节 [3]。耻骨联合分离提示关节内可能有脓肿形成 [3]。CT 检查更为敏感,但其假阴性率仍有 10% [2]。MRI 是首选的成像检查,敏感性可接近 100% [2]。典型表现包括关节面不规则、软骨下骨破坏、耻骨支骨髓水肿、耻骨联合周围软组织水肿以及耻骨联合间隙增宽处的脓液 [1, 2]。注射钆对比剂后,可见受感染的耻骨及关节面强化。后期会出现软组织脓肿,其表现为边缘强化的液性集合。内收肌内的脓肿可能呈现特征性的“蝴蝶”形态 [1]。

耻骨骨髓炎的治疗包括长期静脉应用抗生素 [1]。若保守治疗失败,可考虑手术干预 [4, 5]。后续的影像学随访常被需要 [3]。

本例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顺利康复,随访期间未出现异常,无需手术治疗。

鉴别诊断列表

耻骨骨髓炎伴双侧髋内收肌及腹直肌脓肿。
股薄肌-内收肌腱病变(又称“耻骨炎”)
耻骨下囊肿

最终诊断

耻骨骨髓炎伴双侧髋关节内收肌及腹直肌脓肿

图像分析

骨盆X线片

icon
骨盆X线片
icon
骨盆X线片

骨盆对比增强CT扫描

icon
骨盆增强CT
icon
骨盆对比增强CT扫描
icon
骨盆增强CT
icon
盆腔增强CT

骨盆磁共振成像

icon
骨盆的核磁共振成像
icon
骨盆磁共振成像
icon
骨盆磁共振成像
icon
骨盆核磁共振成像
icon
骨盆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