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1岁的女性患者,患有终末期肾病(正在接受透析治疗),因非特异性背痛就诊于我们科室。
胸椎的正位和侧位X线检查显示多个相邻椎体终板界限不清的硬化,呈现交替的致密-透亮-致密外观。
回顾性查看了该患者之前的腹部CT(在骨窗下并进行冠状位重建),同样显示了这些发现,以及一些椎体内椎间盘疝(Schmorl结节)。
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中,肾脏滤过率降低会导致磷潴留并减少骨化三醇的合成。这会导致血清钙降低,继而刺激甲状旁腺素(PTH)的分泌,从而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为了提高血钙水平,PTH 通过刺激破骨细胞活性来增加骨吸收 [2]。成骨细胞则通过沉积不含羟基磷灰石的类骨质来应对,这些类骨质随后堆积在椎体的上下终板 [3, 4]。上述类骨质区域与正常骨相比体积有所增加,因此在放射检查时呈现为高密度,并形成所谓的“rugger jersey spine”,因为其形态类似橄榄球球衣上的横条纹 [1-5]。
“rugger jersey spine” 外观几乎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确凿征象,尤其在与慢性肾衰相关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一个特征 [2, 5]。虽然最初是在常规放射平片上被描述,但该征象也可以在 CT 和 MR 成像中显示 [1, 2]。在成功治疗潜在疾病后,椎骨的硬化可能会消失。
虽然它偶尔被认为是非特异性骨痛的原因,但大多数出现 “rugger jersey spine” 的患者在没有病理性骨折时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排除其他导致不适的原因。
主要的两种鉴别诊断是骨硬化症(osteopetrosis)和佩吉特病(Paget disease)。在骨硬化症中,外围骨硬化与椎体中央相对透明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分界(与 “rugger jersey spine” 里边界不清的情况不同),从而产生特征性的 “sandwich vertebrae” 外观 [1]。在佩吉特病中,椎体各侧的皮质会出现典型的骨膨胀、骨小梁增厚及密度增强,形成 “picture frame vertebrae” 的表现 [4]。
橄榄球衫样脊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根据所提供的X线正侧位及CT矢状面图像,可见下列主要特征:
基于上述影像学表现以及患者的临床背景,可能的诊断包括:
综合患者已有临床资料(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治疗、血生化指标变化)及影像学表现,“rugger jersey spine”征象高度提示肾性骨营养不良,即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的脊柱改变。后续可结合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磷、维生素D水平等实验室指标加以进一步证实。
基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rugger jersey spine”,治疗及康复要点包括:
循序渐进地调整运动的频率(Frequency)、强度(Intensity)、时间(Time)、方式(Type)及进阶(Progression),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与血液透析安排来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仅为基于现有信息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具体诊疗方案请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并听取专业医生建议后实施。
橄榄球衫样脊柱(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