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罕见的副骨,三角骨骨折

临床病例 12.02.2018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0岁,男性
作者: Suat Ince1, Mesut Ozgokce2, Ensar Turk O.3, Hanifi Koca4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20岁的男性患者在摔下楼梯后因踝扭伤来到我们的急诊科。检查中发现踝关节后方肿胀、水肿并伴有疼痛,触诊可及跟腱完整。当踝关节跖屈时疼痛更为明显。

影像学表现

踝部X线片检查显示存在副三角骨,怀疑其基底部有透亮的骨折线(箭头)(图1)。随后进行了CT检查,在左踝关节副三角骨的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影像上均可见骨折线(图2、3、4)。在副三角骨周围的软组织(蓝色箭头)可见异质性变化,同时在关节间隙处可见液体征象(红色箭头)(图5)。

病情讨论

Os trigonum 是一种在社会人群中约有 7-13% 可观察到的附加骨,某些情况下可呈碎裂或双分型 [1, 2]。它在 8 至 11 岁之间作为一个继发的骨化中心出现,通常在出现后的一年内与距骨融合 [3, 4]。当该骨化中心与距骨保持分离时,被称为 os trigonum,但仍通过纤维软骨性软骨连接(synchondrosis)与距骨后突的外侧结节相连 [3, 5]。当发生融合且形成一个较大的后外侧突时,则被称为“fused os trigonum”、“Stieda’s process”或“trigonal process” [5, 6]。该骨通常无症状,但在剧烈运动或踝关节急性外伤后,可能出现症状。我们报道了一个罕见的病例,发现了 os trigonum 的骨折。在文献中,对这块附加骨的骨折极为罕见 [7]。踝关节过度跖屈是造成此类损伤的机制,会将 os trigonum 压迫在胫骨后踝与跟骨结节之间 [8]。临床症状包括踝关节被迫跖屈时的疼痛 [8]。由于放射学上难以检测,os trigonum 骨折常可能被忽略。它在影像上容易与距骨后突骨折混淆 [4, 6]。轴向计算机断层(CT)扫描有助于区别真性距骨骨折和 os trigonum。CT 扫描是在怀疑距骨后部结构骨折(包括 os trigonum 骨折)时的首选影像检查。os trigonum 骨折非常罕见,因此在踝关节严重跖屈后需要高度警惕 os trigonum 骨折。漏诊会使病情更复杂,也给后续的成功治疗带来困难。保守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尽管已有文献报道过不愈合的情况 [3]。在我们的病例中,踝关节直接侧位 X 线显示 os trigonum,提示可能存在透亮的骨折线(图 11)。踝关节 CT 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检查显示 os trigonum 骨折(图 2、3、4)。在 os trigonum 周围的软组织(蓝箭头)存在异质性,并且在关节间隙(红箭头)可见液体密度(图 5)。通过其显著锐利的骨缘以及皮质线的不连续性,可将其与双分型 os trigonum 区分,最终诊断为 os trigonum 骨折。

鉴别诊断列表

三角骨骨折
三角骨综合征
距骨后突骨折
分裂型三角骨

最终诊断

三角骨骨折

图像分析

左踝关节的轴位CT

icon
左踝的轴向CT

左踝关节冠状位CT

icon
左踝关节冠状位 CT

左踝关节的矢状面CT

icon
左踝关节矢状位CT

左踝关节外侧位X线片

icon
左踝关节侧位X线片

图5

icon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