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广泛骨侵蚀的冬眠瘤

临床病例 02.05.2018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65岁,女性
作者: Tercero Azorin MI, Abad Ortiz L, Viguera Garrido L, Pastor Juan MR, Lozano Setién E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在对这名 65 岁女性进行乳腺癌分期的 CT 检查后,偶然发现了一个惰性且隐匿的臀部肿瘤。我们没有该患者先前的骨盆影像学检查资料。

影像学表现

初始CT显示左侧臀肌内存在脂肪样软组织肿块,与髂骨接触,可见广泛而深层的骨侵蚀并伴有硬化边缘,未见骨皮质破裂,提示放射学上侵袭性较低,且推测病程较长。
磁共振成像(MRI)显示肿块周围包膜较薄,顶部破裂并与背部皮下脂肪组织(SFT)相通。肿瘤在T1加权序列中表现为与脂肪组织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信号强度,伴有零星分布的较低信号区,并在SPIR序列中未见完全脂肪抑制。肿瘤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呈不均匀强化,提示内部血管化,并可见细薄的内部隔膜。骨盆骨髓未见任何信号改变。

病情讨论

褐瘤(Hibernomas)是由棕色脂肪组织形成的软组织肿瘤,在影像检查中表现为良性特征。它们通常具有界限清晰和/或周边包膜,并且在T1序列中与成熟脂肪组织相比,显示出典型的略低、不均匀的信号强度。偶尔可观察到由于相关纤维血管组织成分而导致的STIR序列抑制不完全。 [1] 在对比剂注射后,它们表现出棕色脂肪成分的显著内部强化,可见细小(<2 mm)的隔膜和内部血管。 [2]

与良性脂肪瘤相比,其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将鉴别诊断指向一些恶性脂肪性肿瘤,如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缺乏实性成分、厚实隔膜(> 2 mm)或其他局部侵袭性影像特征,有助于排除这一诊断可能性。 [3]

当肿瘤靠近骨组织时,出现广泛侵蚀的情况非常罕见,目前只有一例曾有报道。 [4] 本例患者没有常见的疼痛或局部温度升高等症状,且患者年龄略大于常见发病年龄,使得本病例显得非常不典型。

最终诊断由超声引导下活检提供依据 [5],患者的病理报告显示为脂肪性病变,含有类似棕色脂肪的褐色脂肪细胞,S100染色呈阳性,并有纤维血管组织条索。

在部分病例中,活检并不能排除在分化良好的脂肪肉瘤中出现褐瘤样分化,因此建议完整切除,而未有局部复发的报道。 [6]

在本例患者中,肿瘤被完整切除,标本的最终组织病理学研究未发现恶性细胞,与活检报告支持的褐瘤诊断相符。

这位患者接受了针对其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系统和手术治疗,目前仍无症状,并在两年的随访影像检查中未见复发迹象。

鉴别诊断列表

棕色脂肪瘤
脂肪瘤
脂肪肉瘤
棕色脂肪瘤

最终诊断

棕色脂肪瘤

图像分析

髂骨侵蚀

icon
髂骨骨质侵蚀
icon
髂骨侵蚀

组织病理学

icon
组织病理学

T1序列中的脂肪瘤样肿瘤

icon
T1序列中的脂肪瘤性肿瘤
icon
T1序列中的脂肪瘤性肿瘤

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

icon
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
icon
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

术后影像学检查

icon
术后影像学检查
icon
术后影像学检查

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

icon
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