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0岁的女性患者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出现了右大腿前侧的肿胀。
初步超声检查显示在右大腿前侧约占上三分之二范围内可见一个大型多房性囊性病变。
进一步的MRI检查显示在右大腿前室肌间平面内存在一个大型多房性囊性病变,于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内部可见小的子囊泡。该病变导致股直肌向内侧移位、股外侧肌向外侧移位以及股内侧肌向后移位。增强扫描显示仅有轻微的边缘环形强化。
肌肉包虫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临床和放射学诊断,因为包虫需要穿过肺和肝的屏障,同时肌肉组织内高水平的乳酸环境也不利于其生存 [1, 2]。在任何解剖部位出现的软性囊性肿块,尤其在流行地区,都应将包虫病纳入鉴别诊断。骨骼组织的包虫病通常表现为大型无症状性肿胀,常固定于肌肉上,最常见于大腿部位。由于肿胀为囊性,可呈单房或多房,并可含有多个子囊。超声检查、MRI 和 CT 均可显示单房或多房囊性病变。超声的敏感性可达 95%,若发现囊状纤维条索,则敏感性可增至 100% [3]。可见漂浮的囊壁膜及多个较小的子囊。MRI 被认为是明确受累结构并进行手术规划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4, 5]。除了偶尔出现钙化一般需要在 CT 中观察到外,MRI 能很好地展示包虫病的大部分特征 [6]。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包虫病常见的典型表现是多房性病变并伴有内部子囊 [8]。增强扫描后可出现病变周边环形强化 [8]。
其他可出现类似表现的鉴别诊断包括血管畸形(囊性病变在对比增强后呈明显强化)、血肿(内部信号会因血肿形成时间不同而异的异质性集合)、脓肿(异质性集合并伴随周围炎性改变)或黏液样肿瘤(因含有黏液样及实体成分而呈现异质性)[8]。在肌肉骨骼系统的包虫病中,外科手术切除(囊周切除术)是首选治疗 [9]。对于无法手术的病例,可考虑经皮穿刺抽吸并注入杀蚴剂 [9]。外科治疗方案中会使用辅助驱虫药物,以防播散和复发 [9]。在我们的病例中,根据影像学及临床诊断为包虫囊肿后,进行了手术切除,并证实囊肿位于肌间间隙内;切开囊性病变后可见多个黄白色子囊,确诊为包虫病。术前曾给予辅助驱虫药物。
Teaching point:
结合包虫病的典型影像表现与临床病史,尽管其罕见,但诊断相对明确。
已获得用于发表的书面知情同意。
大腿包虫病
根据所提供的超声和MRI影像显示,右大腿前部可见局部软组织内囊性病变。病灶呈多房性囊状结构,内部可见多个分隔及“囊中囊”样改变。MRI在T2加权像上信号高低不均,部分区域可表现为多发小囊结构,周边可见轻度强化。病变位于肌肉间隙,呈膨胀性生长,局部边界清晰。
从手术标本图像亦可见形态近椭圆或分叶状的大囊性肿物,切面可见多发小囊(“子囊”),对应影像上多房囊状结构的表现。
基于病变的多房囊性特征、内部见多个子囊及患者所在地区或可能的流行病学背景,应高度怀疑为肌肉型包虫病。
结合患者年龄、临床表现(大腿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胀)、影像学多房囊状改变以及手术切除标本中可见多个黄白色“子囊”的特征,最可能的最终诊断为:
肌肉型棘球蚴病(肌肉型包虫病)
治疗策略:
康复/运动处方建议(FITT-VP 原则):
在以上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手术切口及局部情况,防止感染或切口破裂。对于心肺功能较弱或身体素质欠佳的患者,可适当降低强度,并在医师或物理治疗师指导下完成康复训练。
本报告仅为依据提供的临床与影像信息所作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与面对面就诊意见。若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及时咨询专科医生或至医院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大腿包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