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纤维性骨发育不良相关的气窦扩张

临床病例 13.09.2019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作者: Lucas L Walgrave1, Benjamin Peersman1, Rik Verhille1, Filip M Vanhoenacker2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83岁的女性患者在出现右侧偏瘫和右侧偏盲1小时后被送入我院急诊科。无相关病史。

影像学表现

脑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没有颅内出血,也没有急性缺血的影像学表现(图1)。意外发现左侧额窦增大,伴随相邻额骨和蝶骨大翼的单侧骨质膨胀。此外,受累骨骼表现为硬化,并可见散在透亮区(图1,2)。

第二天进行了后续的磁共振成像(MRI),以确认临床对缺血性卒中的怀疑,并排除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给药后可能出现的出血性转化。MRI显示左侧豆状核有轻微的急性缺血灶,在FLAIR序列上表现为高信号,并在弥散加权成像(DWI)上可见弥散受限。左侧额骨的骨质病灶在T1加权成像上信号中等,在T2加权成像上则以高信号为主。钆对比增强表现不均匀,但未见任何脑外或脑内强化(图3)。

病情讨论

气窦扩张(PSD)指的是一个充满空气的鼻窦,其异常增大超出了颅骨的正常边界,同时又不存在骨质侵蚀、骨质增生或黏膜增厚的情况 [1]。尽管该病最早由Meyes于1898年首次描述,但“pneumosinus dilatans”这一术语则由Benjamins于1918年提出 [2]。

PSD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真实发病率尚不明确 [3]。它最常见于额窦,其次是蝶窦、筛窦和上颌窦 [4]。

在CT和MRI上,PSD的影像学特征十分直观,即鼻窦膨胀但窦壁厚度正常 [3]。PSD常为偶然发现 [3,5]。临床上可能出现单侧额部隆起 [6]。

成像的关键作用在于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病变 [3]。有文献报道PSD与纤维异常增殖症 [7]、脑膜瘤 [3]、蛛网膜囊肿 [8]、葡萄酒样痣 [9]、脑积水 [10]存在相关性,也可能是特发性的 [5]。PSD可能导致自发性气颅 [11]。

关于PS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尽管已提出多种假说。目前最常被引用的理论包括单向活瓣机制,产生压力梯度,从而增加了对窦壁的向外压力 [3,12,13]。也有观点认为,由于相邻的脑膜瘤产生牵引,导致随后的骨重塑 [3]。这些理论是否可外推到纤维异常增殖症所致的PSD仍存在争议。

纤维异常增殖症(FD)是一种非遗传性、良性骨病。其特点是成骨细胞分化和成熟异常,导致正常骨组织被纤维间质及未成熟骨岛屿局部取代 [14]。FD表现为膨胀性骨病变,皮质光滑。其在CT上最常见的外观为磨玻璃样密度,也可表现为均匀硬化甚至囊性 [14,15]。由于FD的细胞密度变化较大,MRI表现差异也很大。T1加权成像可呈现低-中等信号强度,T2加权成像可呈现低-高信号强度。同样,钆剂增强的程度也可能有很大差异 [15]。

PSD的治疗主要针对颅骨的整形手术以纠正外观畸形,以及内镜下恢复鼻窦引流 [5]。

总之,气窦扩张这一鼻窦扩大类型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其视为潜在病理变化的提示。

已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用于本文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额窦扩大伴颅面纤维性骨病
含气囊肿
窦腔增大
佩吉特骨病
颅盖血管瘤

最终诊断

额窦过度扩张并伴有颅面部纤维性发育不良

图像分析

CT扫描(脑窗)

icon

CT扫描(骨窗)

icon
icon
icon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16443 - 2天

核磁共振扫描

icon
icon
icon
icon
16443 - 三维
icon
16443 - 3e
icon
(无翻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