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半月板提桶柄撕裂:翻转半月板征象

临床病例 03.10.2019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17岁,男性
作者: Filipa Vilas Boas, Carlos Macedo, Tiago Frada, Antonio Caetano, Alessandra Vaso, João Amorim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17岁男性患者既往有左膝后外侧角急性损伤史,未进行治疗,现因疼痛加重且无法完成膝关节完全伸直而再次前来急诊科就诊。

影像学表现

首次就诊时进行的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左膝后外侧角存在孤立性病变,并伴有半月板囊分离(图1)。由于症状加重,随后再次进行MRI检查,结果显示左外侧半月板后角出现桶柄撕裂,且完全向前脱位(图2a、2b、2c)。在矢状位质子密度和T2加权图像上,可以观察到敏感但非特异性征象,如翻转半月板征、空半月板征以及缺失蝴蝶结征(图2a)。轴向图像显示后半月板角前移以及后半月板间隙空虚(图2d)。该半月板桶柄撕裂通过关节镜手术进行了治疗。

病情讨论

半月板是纤维软骨结构,位于胫骨和股骨之间,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大关节的适配度,吸收震荡,分散轴向载荷,润滑并有助于本体感觉 [1,2]。MRI提供了准确检测半月板撕裂并确定半月板碎片位置的方法,这对于制定恰当的治疗非常重要 [1,2,3]。提篮柄撕裂是一种纵向(垂直或斜行)撕裂,伴随向关节中央(柄)方向移位的中央碎片。此种撕裂导致部分中央半月板的分离,而外周部分依然保留(提篮),但移位的碎片仍通过前、后角部分连接在周边半月板上 [4]。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屈曲时阻碍伸直,限制膝关节完全伸直。该损伤在内侧半月板更为常见,并且与前交叉韧带的断裂有强关联 [5]。MRI表现具有典型特征,且会因移位碎片所在位置而异。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翻转半月板征、双后交叉韧带征、弓形带消失征、切迹碎片征、双前角征或双三角征以及不相称的后角征 [1,3,4,6]。翻转半月板征表现为巨大的前角,这是由于来自后角的撕裂碎片向前方移位所致,更常见于外侧半月板 [3,4,7,8]。双后交叉韧带征指在膝关节矢状面中线MRI上,一个低信号线样结构位于后交叉韧带(PCL)之前并平行延伸,代表移位的半月板碎片 [3, 7, 8, 9]。弓形带消失征表现为在两个连续的矢状切面中无法看到正常的半月板体部,但需要考虑一些假象[3, 4, 8]。切迹碎片征是指半月板碎片移位到髁间切迹内,但并未与PCL平行 [3, 8]。双前角征指一个移位且完整的半月板碎片位于前角的前方,两者并非垂直并排,而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相邻位置 [3, 10]。不相称的后角征指在矢状面中央部分观察到的半月板后角比外周部分更大,提示半月板碎片向后内侧移位 [3, 11]。已经获得患者书面知情同意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外侧半月板桶柄撕裂
半月板移位性瓣状撕裂
关节内游离体
半月股韧带

最终诊断

外侧半月板桶柄撕裂

图像分析

目前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矢状位脂肪抑制T2加权图像显示后半月板关节囊交界处高信号,并伴随 th 的不规则。
icon
矢状位脂肪抑制 T2 加权图像显示在后方半月板-关节囊交界处的线状高信号,提示一个……
icon
轴位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图像显示,在膝关节后外侧角、紧邻 th 的部位有液体聚集

(未检测到任何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在膝关节外侧室的矢状位脂肪抑制T2加权图像上显示了一个翻转的后半月板碎片a
icon
矢状位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序列图像显示外侧半月板撕裂的移位碎片位于interc附近。
icon
冠状位脂肪抑制T2加权图像显示外侧半月板撕裂的移位碎片位于髁间区附近。
icon
轴向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图像显示向前移位的后半月板角(星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