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一种不寻常的骨转移表现

临床病例 31.10.2019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8岁,男性
作者: Jesús Vega González, Luz María Morán Blanco, Yumara Malo Rubio, Ana Hualde Juber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8岁的男性因肩痛就诊,右肩有一个存在3个月的硬质肿块。他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临床病史。

影像学表现

对右肩进行了X线、CT和MRI检查,以及超声引导下的活检以确认诊断。同时还完成了胸腹盆腔CT检查。

X线(图1)和CT(图2)显示右锁骨远端三分之一处存在混合性溶骨-硬化病变,伴有放射状“向日葵”样骨膜反应及相关软组织肿物,导致了可见的隆起。MRI(图3)更精准地显示了病变的软组织部分,其边缘呈分叶状且界限清晰,包绕锁骨并影响周围结构。

胸腹盆腔CT显示在右侧半骨盆(图4)出现第二处骨病变。最后,对锁骨软组织肿块(图5)进行的超声引导下活检证实了其前列腺来源。

病情讨论

当面对骨病变时,骨膜反应是一个重要的考虑指标。可以区分四种类型:致密型、层状型、针状型以及 Codman 三角 [1,2]。针状型骨膜反应与侵袭性病变相关,这些病变会将骨膜从皮质骨上剥离,在其间留下部分疏松附着的残余 Sharpey 纤维。随后会在这些纤维上形成新骨,从而呈现出典型的针状外观 [3,4]。针状型可进一步分为两种亚型:“发髻状”亚型(骨针垂直于骨皮质生长)和“阳光放射”亚型(骨针以发散方式生长)。前者更常见于溶骨性肿瘤,如尤文氏肉瘤;后者更常见于成骨性肿瘤,如骨肉瘤 [5]。然而,除了原发性骨肿瘤外,这种骨膜反应也可能由转移或感染引起,较少见的原因则包括创伤或应力 [6,7]。

骨膜反应有时也会出现于成骨性转移癌,尤其是前列腺癌 [3,4,8,9,10]。某份报告发现,与前列腺骨转移相关的任何类型骨膜反应发生率约为 5% [3]。相对而言,骨外软组织肿块在溶骨性转移中更为常见 [11,12],而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中则较为罕见 [12]。

本例患者在右锁骨出现一个迅速增长的肿块,X 线检查显示混合性溶骨-成骨病变并伴有阳光放射状骨膜反应和骨外软组织肿块。起初,这些发现提示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由于患者年龄较大,首先考虑骨肉瘤,因为在老年人群中曾描述过骨肉瘤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尤其在合并已有骨疾患(如 Paget 病)的患者中。

随后,我们分别通过 MRI 和胸腹盆 CT 来评估肿瘤的局部及远处范围。该 CT 检查发现患者右半骨盆存在第二处具有相似特征的骨病变。该发现提示可能为多发性转移性疾病,而非单纯的骨肉瘤。因此,我们进行了肿瘤标志物抽血检查,结果显示 PSA 水平升高至 118.00 ng/mL,与前列腺腺癌相符 [13]。在超声引导下对锁骨软组织肿块进行了活检,确诊了该诊断。

当骨转移同时伴有骨外软组织肿块时,初始 PSA 水平往往更高,且预计对激素治疗会有良好反应 [11]。

要点提示:如果骨病变呈现侵袭性的放射学特征(如上述所示),应当考虑转移性来源的可能,尤其在 40 岁以上的患者中。若为成骨性病变,则需怀疑前列腺或乳腺癌。

已获得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允许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前列腺腺癌骨转移
骨转移(尤其是前列腺)
并发佩吉特病的骨肉瘤
淋巴瘤
骨髓炎
多灶性血管性骨肿瘤(血管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最终诊断

前列腺腺癌骨转移

图像分析

右肩X线检查

icon
X线显示放射状骨膜反应(箭头)及软组织肿块(箭头所示处),并可见锁骨上方隆起。

右肩CT检查

icon
冠状位CT显示锁骨远端三分之一处存在混合性病灶,伴有日光放射状骨膜反应及明显的周围软组织肿块。
icon
矢状位CT显示肿瘤的硬化性成分及致密的钙化性骨膜反应。

右肩部核磁共振成像

icon
矢状面 TSE T1
icon
轴向DP-SPAIR
icon
冠状位T1 SPIR
icon
冠状位 T1 SPIR + Gd MRI 显示在右锁骨周围包绕有一个软组织肿块。在使用钆对比剂后……

胸腹盆腔CT

icon
轴向CT显示在右侧坐骨耻骨支远端存在一个主要为成骨性病灶,伴有日光放射样反应以及相关的so

超声检查所见

icon
锁骨肿瘤的全景超声图像显示(箭头所示)皮质表面中断,并可见外观异质性的肿块。
icon
超声引导下对肿块进行穿刺活检。活检针(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