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小骨

临床病例 31.10.2019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29岁,男性
作者: Rita Cruz1, Mario Padrón2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29岁的男子在10天前骑自行车摔倒后出现左膝疼痛,偶尔会感到卡顿感和膝关节不稳。

影像学表现

放射学检查显示在膝关节后内侧关节间隙处可见毫米级骨化灶。

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内侧半月板后根内存在骨化灶,并可见后根撕裂。此外,由于创伤机制,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并且双侧胫骨后平台出现骨挫伤。

病情讨论

背景

半月板骨化小体(半月板内部的骨化)是一种罕见现象,在对1287例连续MRI检查的研究中,报告的发病率为0.15% [1]。

组织学上,它由含有骨髓的松质骨和层状骨组成,周围为半月板内的软骨所包绕 [2]。

最常见的位置是内侧半月板的后根或后角。这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首先,内侧半月板在胫骨后内侧部位附着牢固,使其活动度较小,更易受损;其次,该区域血运丰富,易于使受损的半月板组织发生异位骨化。

目前主要支持的病因学假说包括化生及外伤(单次或反复微小创伤)导致的异位骨化 [3]。

临床意义

半月板骨化小体可表现为偶然发现的无症状病灶,但通常与间歇性疼痛相关,并可能伴有关节积液。机械性卡锁(如关节内游离体所致)并不常见,但仍有可能发生,且在影像学上常与游离体混淆。

在骨化小体附近尤其是后根部位,高度疑似伴随半月板撕裂 [3]。识别并处理伴随的半月板损伤,以及区分是否存在需要取出的游离体,对预防早期骨关节炎和软骨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2-4]。

在我们患者的病例中,卡锁症状可能由骨化小体或半月板后根撕裂引起。

影像学角度

MRI是明确诊断半月板骨化小体以及显示可影响治疗策略的关节内合并病变的首选成像方式。

关键影像学表现是在半月板组织内出现与正常骨髓信号强度相同的、界限清晰的结构。

结果

对于无症状且无合并损伤的患者,可进行保守管理。对不适合手术或已出现晚期骨关节病变的患者,也推荐非手术治疗 [5]。

关节镜下去除骨化小体及进行半月板修补是主要治疗方式,同时可与前交叉韧带重建一并进行,正如我们给患者提出的治疗方案。

要点/教学提示

半月板骨化小体常与关节内游离体混淆。MRI可做出明确诊断并显示相关病变,避免在无症状患者中进行不必要的关节镜探查。

发现半月板骨化小体时,放射科医师应仔细查看是否存在半月板撕裂,尤其是后根部位。

已获得患者签署的出版知情同意书。

鉴别诊断列表

半月板小骨
关节内骨化游离体
软骨钙质沉着症
离断性骨软骨炎
撕脱性骨折(后半月板根部、后交叉韧带、半膜肌腱)

最终诊断

半月板小骨

图像分析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任何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左膝常规X线片正位。可见一处钙化密度结构投影于后内侧。
icon
左膝关节常规X线侧位片。可见一个钙质密度结构投影于后内侧。

没有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左膝关节的MRI(矢状位PD序列)。在内侧半月板后根可见半月板小骨(箭头)。

对不起,我没有发现可以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您提供需要翻译的具体文本。

icon
冠状位 PD FS。内侧半月板后根(箭头)处的半月板小骨。该处可见骨髓水肿…

icon
轴向PD FS。后半月板根部撕裂(箭头),表现为在半月板小骨(星号)附近的线状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