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直性脊柱炎中,T1 加权磁共振成像上的椎间高信号强度

临床病例 20.11.2019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34岁,男性
作者: Dr. Elien Symoens, Prof. Dr. Lennart Jans, Prof. Dr. Koenraad Verstraete, Dr. Frederiek Laloo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34岁的男性患者主诉炎性背痛、交替性臀部疼痛以及脊柱活动受限。因此,该男子被转诊进行全脊柱MRI检查。

影像学表现

矢状位T1加权(图1)磁共振图像显示T8-T9椎间盘间隙有高信号。在同一水平的后部,可见韧带骨赘性强直。所有其他椎间盘均表现为正常信号强度,椎体高度、排列及骨髓信号均无异常。

病情讨论

背景:
强直性脊柱炎 (AS) 属于脊柱关节病(SpA)家族。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导致轴向关节炎,通常在疾病早期引发炎性下背痛和交替性臀部疼痛。随着病程进展,最终由于结构性改变导致脊柱和骶髂关节融合(强直),会出现严重的脊柱活动受限。
它在男性中更常见,通常发生在年轻成人,最早的症状常在第三个十年显现。 [1-5]
临床视角: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通过炎症影响脊柱和骶髂关节。由于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及早发现炎症变化,因此是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1-3] 如果不进行治疗,AS 可能导致显著的发病率,因为结构性病变会继续进展。早期诊断尤其重要,因为新的疗法能够控制这种疾病,甚至使其缓解。 [3] 当医生遇到疑似诊断的患者时,应转诊进行 MRI 检查。 [1,3]
影像学视角:
MRI 的关键发现位于脊柱和骶髂关节,包括脊柱的炎症性或脂肪性 Romanus 病变(早期脊炎)、在 T1 加权 MR 图像上椎间盘的高信号强度并伴有新骨形成、韧带骨赘、弥漫性骨赘强直(“竹节样”脊柱)、Andersson 病变以及骶髂关节炎 [1,2,4]。
椎间盘 T1 加权高信号强度和骨赘强直,再结合临床表现(男性,34 岁,炎性背痛,交替性臀部疼痛及脊柱活动受限),可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
重点信息 / 教学要点:
当在患有炎性背痛的患者中发现椎间盘在 T1 加权 MR 图像上呈高信号强度时,这可能提示存在强直性脊柱炎。 [1,2]
本病例的书面患者知情同意已由编辑委员会免除。为确保患者匿名,患者数据可能已被修改。

鉴别诊断列表

强直性脊柱炎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SH)

最终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

图像分析

(无英文内容可翻译)

icon
34 岁强直性脊柱炎男性患者的椎间磁共振信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