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椎间盘炎: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一名 80 岁患者的椎间盘破坏

临床病例 03.03.202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80岁,男性
作者: Julian Pohlan 1, Vaclav Cink 2, Friederike Schömig 2, Matthias Pumberger 2, Torsten Diekhoff 1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80岁的男性 因全身性感染征象而入院,就在 针对症状性椎管狭窄行L4-S1减压术 两周之后。他于无症状出院术后一周

入院时,他报告轻度背痛,手术伤口愈合良好。开始了抗生素治疗,但并无临床改善。

影像学表现

对感染灶的搜索随后再次进行,包括临床检查、胸部X线(无明显异常)以及血液和尿液的微生物学检测。之后,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在 L2-3 节段存在椎间盘炎。患者从外院转院后,计划进行 CT 引导下活检。

术后 MRI 显示与术前 MRI 相比出现新的化脓性椎间盘炎(图 1 和 2)。在 CT 引导下进行活检时,获得了未增强的 DECT 扫描,采集参数为 135 kVp 和 80 kVp。通过使用胶原蛋白特异性梯度 1.1 以及用于检测骨髓病变的 0.69 梯度的虚拟去钙图像,重建了胶原蛋白图。胶原蛋白映射显示结缔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并且椎间盘内的胶原蛋白完整性完全丧失(图 3)。这些 DECT 结果与外院进行的 MRI(图 2)所示结果一致。

在微生物学检查方面,在 CT 引导下从 L2-3 椎间盘采集了活检样本(图 4)。由于 CT 引导探针最初保持无菌状态,随后在手术室于全身麻醉下使用透视引导进行了额外的经椎弓根活检(图 4)。

病情讨论

背景

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加,导致显著的发病率。[1] 化脓性或细菌性脊椎间盘炎 – 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 通常由于血源性播散发生在邻近椎体终板的椎体骨髓炎,然后扩散至相邻的无血管椎间盘。[2] 它也可能发生于脊柱操作的并发症,例如注射或手术。[3]

临床观点

脊椎间盘炎可能因临床表现具有误导性而难以诊断,例如表现为提示退行性疾病的疼痛。化脓性脊椎间盘炎需要至少六周的抗生素治疗。对于因压迫、脊柱不稳定或畸形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以及保守治疗失败后,手术(即后路稳定)是适应症。[4]

影像学观点

在脊椎间盘炎中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证实组织破坏的范围。[5, 6] 磁共振成像(MRI)可准确检测炎性骨髓病变、终板和椎间盘的破坏以及软组织脓肿。椎间盘的软组织炎症是该疾病在影像中的标志,如椎间盘内液体征。与此同时,T1序列通常会显示脂肪信号丢失和终板界面消失。注射钆对比剂后,炎症病变的对比增强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然而,由于与Modic I型软骨下反应性水肿相似,早期影像可能对脊椎间盘炎缺乏特异性。[2]

尽管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检测终板破坏,但并不适合识别软组织受累。然而,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可利用胶原的光谱特性来可视化结缔组织成分。[7]

在本例患者中,DECT 胶原 成像 显示 结缔组织成分发生严重改变 并且椎间盘完全破坏。因此,与常规CT相比,DECT在诊断脊椎间盘炎方面具有额外的优势,尤其当MRI不可用或存在禁忌症时,例如幽闭恐惧症。 

DECT能够可视化富含胶原的结缔组织结构,在诊断多种疾病时可能有所帮助。[10] 近期研究发现,DECT胶原成像可用于诊断老年椎体骨折患者的 椎间盘 损伤 [9]

需要在CT引导下行活检和进行微生物学检查,以分离致病病原体。诊断阳性率可能较低,尤其在接受过抗生素预处理的情况下。[8]

结果

在我们的患者中,通过磁共振成像确诊的腰椎脊椎间盘炎在双能量CT检查中得到准确展示。血培养以及 CT引导下经椎弓根活检的微生物学检查 显示表皮葡萄球菌为致病菌。根据药敏结果开始使用万古霉素和磷霉素进行抗生素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先前升高的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图5)。

要点提示

化脓性脊椎间盘炎可通过DECT准确诊断。由于DECT具有良好的可及性和较快的扫描速度,可轻松应用于脊椎间盘炎的诊断流程,例如在急诊情况下。此外,低剂量技术可显著减少辐射暴露。MRI是当前诊断脊椎间盘炎的成像标准。然而,对于钆沉积的临床意义仍存在争议,并在毒性方面引发讨论。[12-14] 将来,DECT引导下的活检可能提高微生物学检出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已获得书面知情同意用于发表。

TD从佳能医疗系统有限公司获得了研究资金支持。

鉴别诊断列表

由于表皮葡萄球菌导致的 L3-4 化脓性脊椎间盘炎
骨软骨病 Modic I 型
施莫尔结节
结核(通常椎间盘保留,累及多个椎体)
手术切口感染

最终诊断

由表皮葡萄球菌导致的 L3-4 化脓性椎间盘炎

图像分析

对不起,我没有在本次对话中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请提供具体的英文内容后,我才能为您进行翻译。

icon
术前 MRI 显示多节段椎管狭窄。A:矢状位 T1 加权序列;B:矢状位 T2 加权序列。
icon
术前MRI显示多节段椎管狭窄。A:矢状位T1加权序列;B:矢状位T2加权序列。
icon
术前 MRI 显示多节段椎管狭窄。A:矢状位 T1 加权序列;B:矢状位 T2 加权序列。

没有检测到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术后 MRI 示脊椎间盘炎。A:矢状位 T1 加权序列;B:矢状位 T2 加权序列;C:矢状位 T
icon
术后 MRI 显示椎体间盘炎。A:矢状位 T1 加权序列;B:矢状位 T2 加权序列;C:矢状位 T
icon
术后 MRI 显示椎间盘炎。A:矢状位 T1 加权序列;B:矢状位 T2 加权序列;C:矢状位 T

没有可翻译的文本。

icon
DECT 图像。A:由 135 kVp 数据集中重建的矢状位常规 CT 图像;B:冠状位 CT 图像;C:
icon
DECT图像。 A:从135 kVp数据集中在矢状位重建的常规CT图像;B:冠状位CT图像;C:
icon
DECT 图像。A:由 135 kVp 数据集在矢状位重建的常规 CT 图像;B:冠状位 CT 图像;C:
icon
DECT图像。A:由135 kVp数据集重建的常规CT图像,矢状位;B:冠状位CT图像;C:

(无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活检结果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连续实验室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