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年女性骨包虫病的晚期病例

临床病例 22.07.2020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91岁,女性
作者: Anca Oprisan, Miguel García-Juncó Albacete, Vicente Navarro-Aguilar, Guillermina Montoliu-Fornas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91岁的女性因寒战、全身不适以及怀疑泌尿道感染而被送入急诊科。患者同时在右腹股沟区出现一个柔软且疼痛的肿块。体检时可见多处腹部手术疤痕,这些疤痕来源于20年前曾进行的囊肿切除手术(腹膜后棘球蚴病)。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增多伴中性粒细胞增多,尿液检查显示异常尿沉渣,但未见异常细胞。

影像学表现

最初进行了超声检查,随后进行了增强腹部CT检查。  在右骨盆处,我们可见一个累及软组织的后腹膜多房性病变(图1),从右髂骨开始扩展。在腹后壁,我们看到另一个多房性病变,从右髂骨延伸至皮下组织。两个病变均具有多个均匀低密度的薄壁囊腔(图1)。我们可以看到,该病变导致了多房性的骨改建,但没有骨膜反应(图2和图3)。  根据这些影像学表现以及患者的临床病史,确诊为活动性包虫病。由于患者年龄的原因,采用了针对棘球蚴的抗生素治疗方式而非手术治疗。 

病情讨论

包虫病(或棘球蚴病)是一种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幼虫(1)所致的循环性人畜共患病。人类是偶然的中间宿主,可通过与其他受感染动物(绵羊、犬、山羊、牛)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感染,主要由于摄入被污染的水或蔬菜所致。

当幼虫被摄入后,由于十二指肠的消化作用,头节会从肠道中释放出来。这些头节穿过肠壁进入静脉和淋巴系统(1)。肝脏是第一道防线,也是受累最多的器官,因为其中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清除。由于血行播散,头节几乎可以到达任何解剖结构。

包虫病的诊断主要基于通过影像学技术识别囊肿以及检测特异性血清抗体,例如ELISA(高敏感性)和免疫电泳(高特异性)(2)。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囊肿的阶段,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因此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世界卫生组织——棘球蚴病非正式工作组”(WHO-IWGE)于2003年提出的放射学分型(3),是基于超声检查所见囊肿的形态,将其分为活动、退变和不活动三类。这种简单的分类试图统一诊断(包括CT或MRI)(4),并简化包虫病的治疗,

骨包虫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临床和放射学诊断(占病例的0,5 - 2%)(5)。通常累及脊柱、骨盆、股骨或胫骨。由于囊肿会沿低阻力区域扩张,骨囊肿呈现不规则且分支状的形态。常见囊肿壁较薄,在骨骼中表现为溶骨性、边界清晰的病灶,无骨膜反应,典型地呈多房性且具扩张性(6)。随着时间推移,骨皮质变得极薄,甚至可能破裂并扩散至邻近软组织。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能出现软组织钙化。病理性骨折相对常见。评估骨破坏的最佳影像学方法是CT。

外科切除(包囊切除术)是骨包虫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为减小囊肿大小并限制感染过程,常在术前联合应用阿苯达唑及化学预防(6)。对于无法手术的病例,可采用药物治疗或经皮PAIR技术(穿刺、抽吸、注射及再次抽吸)(3)。

由于晚期病变难以处理(无论是临床上还是手术上)(7),因此骨包虫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已经获得患者关于发表的书面知情同意。

鉴别诊断列表

骨包虫病
脓肿形成

最终诊断

骨包虫病

图像分析

对不起,我没有看到需要翻译的具体英文内容。请您提供需要翻译的文本。

icon
骨盆CT软组织窗显示在包虫囊内存在一些子囊(白箭所示),紧邻髂骨。

(无可翻译的内容)

icon
骨窗盆腔CT显示右侧髂骨(白箭)出现一些溶骨性骨病灶。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个病灶…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3D骨盆重建显示右髂骨内存在溶骨性、边界清晰的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