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岁男性患者在遭遇刀伤后被转诊进行右膝磁共振成像(MRI)。体格检查发现膝关节前方有两处切口瘢痕,主动和被动关节伸展均受限。
放射学检查显示髌前软组织增厚,在胫骨结节上方部分被遮挡的髌下滑液囊脂肪垫,以及髌骨背侧皮质不完全骨折线(图1)。在矢状位T1加权MR图像上可见髌腱完全断裂(图2)。此外,矢状位T2加权脂肪饱和(fs)MR图像显示霍法脂肪垫的水肿信号改变、髌骨皮质下骨髓水肿以及与影像学所见相对应的骨膜水肿(图3)。在矢状位fs-T2加权梯度回波图像中,可见髌骨前方以及髌腱内的微小金属伪影(图4)。
尽管从骨到骨的附着方式使髌腱可被归类为韧带,但它通常仍被称为髌腱。它与髌胫韧带和支持带一起限制髌骨的活动。 髌股关节的主要支持肌肉包括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中间肌,这些肌肉在远端汇合形成股四头肌腱 [1]。
髌腱撕裂最常见的原因是因过度使用性创伤、慢性疾病、类固醇使用和腱病导致髌腱变弱[2]。 由于穿透性锐器创伤导致的髌腱撕裂十分罕见。
撕裂最常见的部位是从髌骨下极处的腱撕脱。其他特定部位包括腱中段撕裂以及从胫骨结节处撕脱 [1]。
在本例中存在两个独立的切口,一个位于髌骨平面,另一个位于髌骨下区。髌骨平面的创伤导致股四头肌腱、髌骨皮质和背侧骨膜受损,而髌骨下区的创伤导致髌腱中段中断以及近端胫骨不完全骨折。
在X线片上,髌腱完全撕裂的表现包括髌骨上移、髌腱后缘模糊延伸至Hoffa脂肪垫以及撕脱性骨折 [3].
超声检查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且高度敏感的检测方法,用作诊断髌腱病变的一线工具。高频线阵探头可提供高空间分辨率 [3,4]。
MRI可以进一步显示髌腱、腱周软组织以及骨损伤的整体范围,并概述潜在的关节内合并病变 [5]。由于在本例髌前部位存在开放性创口,MRI被首选为一线诊断方式。
在MR检查中,最明显表现于近端髌腱处的“Magic angle”伪影应与真实的腱病变相区分。 因退变或部分撕裂引起的真正病理信号改变,需要在T1和T2加权图像之间进行仔细比较。对于腱增厚及相关积液的发现,可能在区分真实腱病变与Magic angle伪影方面起到辅助作用 [6].
完全的髌腱撕裂需要手术治疗,可根据撕裂类型选择直接修复或腱重建。对于完全撕裂通常进行直接修复。对于腱中段撕裂(如本例),更倾向于使用端对端修复。及时的外科修复会带来更佳的预后 [1].
已经获得了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用于发表。
髌骨腱切断
基于患者右膝关节的X光片及MRI影像,可见以下主要特征:
结合患者外伤史(锐器刺伤)、临床症状(活动度受限、疼痛)与影像学表现,考虑以下潜在诊断:
综合患者年龄(40岁,男性)、锐器刺伤病史、临床表现(伸膝受限)以及MRI对软组织与骨结构的详细显示,可确立最可能的最终诊断为:
创伤机制和多部位损伤位置与锐器外伤相吻合,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符合。
(1)治疗方案
对于髌韧带完全或接近完全断裂,通常需要手术修复。若撕裂两端软组织条件较好,可直接进行“端对端”缝合修补;若组织缺损明显,则可能需要腱移植或韧带重建。对于胫骨近端不完全骨折,与复杂关节面受累无明显关系时,可考虑保守治疗(制动、支具固定),但需根据手术方案与术后恢复期相结合。若股四头肌腱损伤明显,也需在术中修补或加固。
(2)康复/运动处方
康复训练应遵循循序渐进和个体化原则,结合患者手术方式、软组织愈合情况进行调整。可考虑以下阶段:
在制定具体训练处方时,应考虑FITT-VP原则(频率、强度、时间、类型、渐进和个体差异),确保每个阶段的运动量与患者恢复程度相匹配。
注意事项:对于骨质或软组织愈合能力相对较差的患者,应密切随访伤口与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疼痛加重、关节红肿或活动障碍明显增多,应及时就诊并复查影像。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意见。具体诊疗方案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医师的综合评估。
髌骨腱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