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8岁的男性患者在负重时长期遭受足跟疼痛,经过长时间行走后,右脚足底跟部出现明显的锐痛并伴随撕裂般的感觉。患者步态呈现痛性跛行,体格检查发现足底筋膜在跟骨附着处出现局部肿胀。
超声(US)显示跟骨附着处足底筋膜全层撕裂,撕裂处形成了1.3厘米的间隙,其中充满轻度低回声液体和组织,提示局部出血、水肿以及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可见撕裂的足底筋膜回缩并呈异质性,同时存在足底跟骨骨刺。
足底筋膜(PF)病变是由过度使用导致的微小损伤引起,并因足部畸形、不合适的鞋类、体重指数增加以及负重型体育活动而加重 [1]。PF 撕裂较为罕见,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急性两种类型 [1,2]。在急性-慢性病例中,PF 撕裂是足底筋膜炎(有注射类固醇病史为已知危险因素)的并发症,通常发生在足底筋膜近端 [1,3,4]。而急性撕裂多与竞技运动员中足的强力跖屈有关,常见于 PF 在跟骨附着处远端的区域 [1。影像检查有助于诊断并排除其他足跟病变。当有足底筋膜炎病史和/或局部注射类固醇病史的患者在负重活动时突然出现足跟痛,应高度怀疑 PF 撕裂。影像检查对于确认诊断以及评估撕裂的位置和严重程度(部分或完全)至关重要。
US(超声)检查中足底筋膜炎的表现包括足底筋膜厚度超过 4 mm、筋膜回声减低、附着点的新骨形成(包括骨刺的形成,虽非特异性表现),在严重病例中可见筋膜周围积液 [1]。PF 撕裂的超声特征包括 PF 的完全或部分连续性中断,以及由于炎症/出血所导致的撕裂区域低回声组织。US 在区分真正的纤维撕裂与水肿方面优于 MRI [4]。此外,通过动态操作可进一步证实完全撕裂,即显示 PF 撕裂端之间的间隙 [5]。MRI 对于急性 PF 撕裂的表现是 PF 的低信号完整性部分或完全中断,及在病变部位出现信号变化,包括液体敏感序列上的高信号以及 T1 加权序列上的中等信号 [1]。普通 X 线片对足底筋膜撕裂的诊断帮助有限,但可用于排除合并骨折或足部畸形 [1,6]。
在影像上显示 PF 撕裂非常重要,因为其治疗与足底筋膜炎不同。
治疗取决于撕裂的严重程度,通常包括制动和血栓预防、非甾体抗炎药物及以离心训练为重点的物理治疗 [2,6]。仅在少数严重撕裂病例中才需进行手术修复 [2,6]。
在具有相关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的情况下,应考虑 PF 撕裂。US 是验证和定位损伤的可靠影像学工具。
完全足底筋膜撕裂
超声影像显示位于右足跟近跟骨止点处的足底筋膜(Plantar Fascia,PF)明显不连续,局部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段,提示筋膜纤维结构中断;周围可见软组织肿胀和回声混杂区域,可能与局部炎症、积液或出血有关。足底筋膜增厚(超过正常约4 mm的厚度),在停靠跟骨处局部组织回声结构紊乱,提示慢性炎症或劳损基础上的急性撕裂可能。
综合患者年龄(78岁)、慢性足跟痛病史、此次突然出现的足底“撕裂”感和超声可见足底筋膜纤维中断,考虑最可能的诊断为“足底筋膜急性撕裂(急性-慢性足底筋膜损伤)”。
根据撕裂程度,建议以下处理:
特别注意:高龄患者常伴随骨质疏松、心肺功能减退及其他慢性病,运动处方务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防止跌倒及其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具体诊疗方案请咨询骨科或康复科专科医生。
完全足底筋膜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