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X线:在胫骨远端干骺端可见透亮性病灶,具有清晰的硬化边缘,与生长板有较广泛的关系。骨盆正位片:右侧髋臼顶轮廓不规则。
踝关节MRI:在左侧胫骨远端干骺端观察到一个轴向尺寸为18 x 10毫米的病变,在T1序列上呈低信号,T2序列上呈等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中呈高信号。该病变周围存在骨髓及软组织水肿,但无脓肿或窦道。病变边界清晰,可见轻度反应性硬化。胫距关节有少量积液。
骨盆MRI:在右侧髋臼顶可见骨髓水肿,与生长软骨相关。在左侧方形板及坐骨耻骨板也发现进一步的骨髓水肿区域。
非细菌性对称性慢性骨髓炎首次于1972年被描述 [1],并于1978年被定义为CRMO [2]。目前更倾向于使用“非细菌性骨髓炎(NBO)”这一术语,来指代所有无病原体存在的骨骼炎症性疾病。根据发病时间和临床病程,可区分为急性(ANBO)、慢性(CBO)和慢性复发性多灶性(CRMO)类型 [3]。它还可与皮肤的炎症状态(银屑病、重度痤疮)、肠道(炎症性肠病)以及关节(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等炎症相关,也可见于某些综合征形式(如SAPHO)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该病可能源于单核细胞中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之间的不平衡 [4-5]。
该疾病相对罕见,但可能被低估 [6],更多见于儿童,但可影响任何年龄段 [7]。大约75%的病例累及长骨干骺端,但其他所有骨骼也可能受到累及 [8]。脊柱和锁骨是已知的常见部位 [9-10]。
非细菌性骨髓炎最突出的一点是缓慢出现的疼痛,以及在病变骨骼部位的肿胀和压痛。
NBO的骨变化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骨炎(70%),此时MRI评估至关重要。其他典型表现包括溶骨性病变(20%)、骨质增生(20%)以及骨变形(20%)较为罕见且通常是后期发现,常可在X线检查中显示 [11],如本例所示。与细菌性类型不同,NBO不会出现脓肿或瘘管 [12]。
尤其是急性类型的非细菌性骨髓炎,在X线检查中可能表现为阴性,因此MRI对于确认临床-放射学可疑诊断并规划活检方案至关重要。若怀疑此诊断,建议进行全身MRI检查以寻找其他炎症灶 [13]。
对胫骨病变进行骨活检后未检出病原体,从而明确了正确的诊断。有研究在小鼠基因组中证实了与NBO相关的基因变异 [14],但在人类中仅有少部分检测到。这为这一尚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开辟了新的诊断与治疗可能性 [15]。
Take-Home Message
非细菌性骨髓炎是一种被低估的疾病,尤其是在急性期。为及早发现NBO,在合适的临床背景下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至关重要。影像学通常无法得出确切诊断,但可以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并指导诊断,从而有助于制定正确且及时的治疗方案。
已获得书面知情患者同意进行发表。
急性非细菌性多灶性骨髓炎
基于提供的X线与MRI图像,可注意到以下主要特征:
根据上述影像学表现及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发热、关节疼痛、炎症指标升高)可考虑以下可能:
结合患者年龄(9岁)、症状(发热及骨关节痛)、炎症指标升高(CRP、ESR轻至中度升高)以及影像学表现(骨质最典型改变为骨髓水肿、无脓肿或瘘管),并排除细菌培养阴性、特殊病原学阴性等,最可能的诊断为非细菌性骨髓炎(NBO),考虑急性或亚急性类型,亦可归类为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CRMO)谱系。
若仍有疑问或需更确证,可进一步行多部位MRI检查(全身筛查),以及必要时的重复骨活检或基因检测,以排除罕见病原菌或其他肿瘤性病变。
针对“非细菌性骨髓炎”或CRMO病变,一般包括以下治疗与康复策略:
本报告为基于现有信息所进行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意见。若出现症状加重、特殊并发症或对诊断存在疑问,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急性非细菌性多灶性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