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罕见的发现:软组织肿瘤中的毛细血管扩张性改变

临床病例 13.01.2021
Scan Image
部位: 肌肉骨骼系统
类型: 临床病例
病人: 70岁,男性
作者: 1Gabriela Rotariu, 2Ionut Sava
icon
详情
icon
AI报告

临床病史

一名70岁患者在右臀部出现一个大型肿块,过去六个月里该肿块不断增大并变得极度疼痛。

影像学表现

MRI序列显示在右臀部有一个大型复杂的囊性-软组织肿块,起源于臀大肌,并伴有表面皮下组织的水肿浸润,测量为155/98/156毫米(横向/前后/头尾)。该病灶由一部分囊性成分组成,存在液-液平面,提示不同时期的血性产物,占据了肿块的大部分;另一部分为较小的实性成分,T1WI信号低、T2WI/T2 STIR信号中高,包含较厚的隔膜以及分布不甚清晰的异质区。

该肿块在T2*WI上可见零星信号丢失区域,与不同阶段的出血相一致。

增强后成像显示分隔结构及部分软组织的异质性强化,软组织成分内未增强的区域提示肿瘤内坏死。

病情讨论

骨外骨肉瘤(EOS)是一种恶性间叶性肿瘤,其特征是在不同软组织部位产生骨样组织,与骨骼无连续关系。这是一种罕见的骨肉瘤亚型(占2–5%),仅占所有肉瘤的不到1%。EOS主要影响年龄较大的成人(50岁以上),男性稍占优势,同时也更具有侵袭性,其生存率低于骨源性骨肉瘤。[1,2]

EOS的毛细血管扩张型变异具有显著特征:以大型、充满血液的腔隙为主,这些腔隙由含有间变性细胞的分隔组织分开。[3]

从临床角度来看,患者通常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软组织肿块,可伴有或不伴有疼痛。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下肢,其次是盆腔内部和腹膜后区域。[4]

血管扩张型EOS在CT和MR成像中的常见表现包括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病灶,边界相对清晰,包含致密的结节状组织(CT上可见细微的基质矿化),以及更大的多房性部分,由扩张的充血腔隙构成,这些腔隙由分隔组织衬里或穿过。[6]

CT显示界限不清的低密度肿块,内含高密度区域,可能由血性成分构成,并可在软组织部分见到矿化。MR的T1WI呈混合信号,而在T2WI上则显示不均匀的高信号实性成分,并伴有多个液-液平面,提示多个血液腔隙。增强CT和MR可清晰显示包绕出血和/或坏死区的存活肉瘤组织,所有病例均可见厚实的周边、隔膜及结节样强化,这些特征对于提示恶性肿瘤至关重要。[5,6]

在组织病理学上,EOS由充满血液的囊腔构成,这些囊腔被分隔组织分开,囊壁内含有高度恶性的肿瘤细胞,且仅有少量骨样组织生成。组织病理学检验对于最终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但由于该肿瘤具有溶骨性和囊性特点,针吸活检可能无法获得充分的取样,导致无法发现细胞异型性和骨样组织形成,从而引起误诊。[5,6,7]

EOS的治疗遵循软组织肉瘤的处理原则,而非原发于骨的肉瘤治疗原则。主要采取手术切除和放疗相结合的方式。一些研究指出,对于晚期病例可考虑围手术期化疗。[1,4]

总之,血管扩张型EOS是常见的高分化度骨肿瘤中极为罕见且独特的表现方式,具有明显的影像学和组织学特征。在组织病理学结果不明确的情况下,影像学技术在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已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用于发表。

鉴别诊断列表

骨外骨肉瘤
血肿
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上皮样
纤维肉瘤

最终诊断

骨外骨肉瘤

图像分析

(无可翻译内容)

icon
T1轴向图像显示一个大型卵圆形肿块,由囊性多隔室成分组成,伴有少量液-液平面和一个lo

(无内容可翻译)

icon
T2 FS 轴向图像(2a)更提示存在液-液平面。实体成分表现为等/高信号。
icon
T2 FS轴位图像(2a)更加提示存在液-液平面。实体部分表现为等/高信号。

对不起,未发现可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比较增强前(3a)与增强后轴位(3b)和冠状位(3c)检查,可见不均匀强化。
icon
对比前 (3a) 与对比后轴向 (3b) 及冠状面 (3c) 检查进行比较,可见不均匀的强化
icon
比较增强前(3a)与增强后轴位(3b)和冠状位(3c)的检查,可见不均匀强化。

没有检测到需要翻译的英文内容。

icon
T2*图像(4a 和 4b)显示了散在的信号缺失区域,与病变内出血部位(箭头)相对应。
icon
T2*图像(4a和4b)显示散在的信号缺失区域,与病变内出血部位(箭头)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