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3岁的男子因企图自杀(服用多片喹硫平)被送往急诊科。在急诊室,CPK和肌酐水平分别为6152 U/L和1.5 mg/dl。一天后,患者开始出现右前臂的局部疼痛和肿胀、无力及感觉变化。
由于临床病情恶化,四天后进行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右前臂体积增大,并且回声特征弥漫性改变,正常的纤维状回声结构消失(图1)。未见明确软组织积液。主要静脉和动脉血流仍然保留(图2)。
同一天进行了MRI检查,证实前臂肌肉出现弥漫性累及。T1序列上整体呈等信号,在后方肌群可见轻度且不均匀的信号增高,并且在液体敏感序列上呈高信号。
检查显示其近端边界清晰,并存在两种改变模式:
• 在近端部位,长TR序列上信号更具异质性,对比增强后可见周边强化,中心区信号较低(图4)。
• 在远端,信号更均匀,强化呈弥漫性(图3)。
这些发现提示横纹肌溶解,且更近端的部分显示更明显的肌坏死(图5)。
尽管在大多数病例中横纹肌溶解症在临床上是明显的,但在 27% 的患者中并未作出临床诊断。在这些情况下,MRI 可以用于评估受累肌肉的分布与范围,与其他肌肉骨骼疾病相鉴别,并预防诸如周围神经病变等严重并发症 [6]。
目前已有两种 MRI 所见类型被描述 [7, 8]:
类型 1:在横纹肌溶解症早期阶段表现为受累肌肉水肿,具有非特异性(肌炎)特征。
类型 2:代表肌纤维坏死,是最具特异性的横纹肌溶解症表现。
在这两种类型中,T1 加权图像上的高信号可能代表肌肉内出血后高铁血红蛋白的存在。
除评估肌肉组织的活力并预测肌肉破坏程度外,顺磁性对比剂还可用于评估可能出现的液体集合。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报道扩散加权成像和扩散张量成像可有助于检测肌肉缺血并区分健康与受损的神经 [9, 10]
治疗主要针对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并控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例如肌红蛋白尿性急性肾衰竭和周围神经病变。我们的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包括大量液体补充和电解质失衡的控制。入院第 10 天进行的肌电图检查显示右侧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出现感觉-运动轴索性神经病变的迹象。入院两周后,患者以右前臂感觉-运动功能轻度残留障碍出院。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患者随访过程中,MRI 的作用尚不明确(我们的患者并未进行后续的影像学检查),除用于评估肌肉萎缩程度及脂肪浸润外。
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
超声表现:
MRI表现:
结合患者既往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奎硫平)的病史、急性肌酸激酶(CK)显著升高、影像学提示的前臂肌肉水肿与坏死改变,以及随访发现的周围神经受损情况,最可能的诊断为:
“药物过量所致的横纹肌溶解并发局部肌肉坏死”。
治疗策略:
康复与运动处方:
结合患者右前臂局部损伤以及周围神经影响,需以循序渐进、个体化为原则进行康复训练: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疼痛、感觉异常或肌肉无力的情况,如出现急性加重,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报告为基于提供信息的参考性分析,不能替代线下面诊或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意见。如有疑问或病情变化,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疗机构或专科医生。
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